基本信息 | |
【中文】 香茅醇 |
|
【英文名称】 2,6-DIMETHYL-2-OCTEN-8-OL 3,7-DIMETHYL-6-OCTEN-1-OL 3,7-DIMETHYL-OCT-6-EN-1-OL 6-OCTEN-1-OL, 3,7-DIMETHYL (+/-)-BETA-CITRONELLOL BETA-CITRONELLOL (+/-)-CITRONELLOL CITRONELLOL CITRONELLOL 80 CITRONELLOL 90/92 CITRONELLOL 96 CITRONELLOL 96/98 CITRONELLOL AJ CITRONELLOL, DL-B- CITRONELLOL EXTRA CITRONELLOL PRIME DL-B-CITRONELLOL DL-CITRONELLOL FEMA 2307 FEMA 2309 |
|
【CAS】 106-22-9 |
|
【中文名称】 香草油 香茅醇 3,7-二甲基-6-辛烯-1-醇 |
|
【EINECS 编号】 203-375-0 |
|
【分子式】 C10H20O |
|
【MDL 编号】 MFCD00002935 |
|
【分子量】 156.27 |
|
【MOL 文件】 106-22-9.mol |
|
【所属类别】 食品添加剂: 食用香料(增香剂): 天然等同香料和人造香料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状】无色透明液体。右旋香茅醇沸点244.4℃,相对密度0.8590(20/4℃)、左旋香茅醇沸点108-109℃(1.33kPa),相对密度0.859(18/4℃)。易溶于醇、醚、几乎不溶于水。具有玫瑰甜香。左旋香茅醇的香气比右旋香茅醇的幽雅。天然精油含有右旋或左旋香茅醇及其消旋体。右旋香茅醇主要存在于芸香油、香茅油和柠檬桉油中,左旋香茅醇主要有存在于玫瑰油和天竺葵属植物的精油中。 | |
【熔点 】77-83 °C(lit.) | |
【沸点 】225 °C(lit.) | |
【密度 】0.857 g/mL at 25 °C(lit.) | |
【蒸气密度】5.4 (vs air) | |
【蒸气压】~0.02 mm Hg ( 25 °C) | |
【FEMA 】2309 | |
【折射率 】n 20/D 1.456(lit.) | |
【闪点 】209 °F | |
【储存条件 】2-8°C | |
【水溶解性 】SLIGHTLY SOLUBLE | |
【Merck 】14,2330 | |
【BRN 】1721507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广泛用于配制香水香精、皂用及化妆品香精等 | |
【用途二】用于提制香叶醇或香茅醛,也用作杀虫剂、驱蚊药和皂用香精 | |
【用途三】是玫瑰型香精的基体香气,也常用以增甜鲜花香,如用在铃兰、紫丁香、桂花等香型中。是调配多种重型及花香型的香料,常与香叶油、香叶醇、苯乙醇调合使用形成玫瑰基。还可用于玫瑰、草莓、悬钩子等浆果、柑橘鲜果、桃子等食用香精。 | |
【用途四】GB 2760—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供配制多种香精,用途广泛。 | |
【用途五】香茅醇是最常用的香料,最适用于玫瑰香,也可作柑桔香的香精和许多香茅醇酯类的原料,并可用于制造羟基二氢香茅醇并进而制造羟基二氢香茅醛。香茅醇是调配各种玫瑰系花香香精不可缺少的原料,几乎可应用在一切化妆品中。作为食用香料,按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的规定,要求纯度在94%以上,不得用于加香以外的目的。 | |
【参考质量标准】指标名称@FAO/WHO.1979@FCC,1996含量(总醇量)@-@≥90.0%旋光度@-5°~+5°@-折射率nD20@1.452~l.462@1.454~1.462相对密度 (d2020)0.853~0.863l(d2525)@0.850~0.860醇中溶解度(OT-43)@lml溶于2ml70%乙醇@lml溶于2mI。70%乙醇,稀释至10ml不变酸值(OT-4)@≤1.0@-醛(香茅醛计)@-@<1.0%酯含量(乙酸香茅酯计)@-@<1.0%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i,N |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R51/53-R43-R36/38 | |
【安全说明 】S26-S36-S24/25-S61-S37-S24 | |
【WGK Germany 】1 | |
【RTECS 】RH3400000 | |
【Hazard Note 】Irritant | |
【海关编码】2905222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由香茅醛还原而得。在无水乙醇中,加金属铝屑与铝汞合金,加热,俟铝溶解,在搅拌下将香茅醛与无水丁醇的混合物徐徐加入,在50~80℃下加热3~6h,冷却,用水稀释分出醇层,再用真空蒸馏法馏去丁醇,即得香茅醇。在乙醚、苯或其他有机溶剂中,在不断通入氢气的条件下,用金属钠还原香叶醇而得。在乙醇溶液中加入催化剂硫酸亚铁,在铂黑催化下将柠檬醛氢化而得香叶醇,再由上法制得香茅醇。 | |
【方法二】(1)右旋和消旋香茅醇由精油中的香茅醛部分制造。从爪哇香草油蒸馏得到的右旋香茅醛,以兰尼镍催化剂接触氢化,转变为右旋香茅醇。同样,由柠檬桉油中的消旋香茅醛部分得消旋香茅醇。(2)由精油中的右旋或消旋香叶醇制造。从爪哇香茅油得到的香叶醉经催化氢化反应,然后分馏得到。选择兰尼钴作催化剂,可使2位双键氢化。(3)由合成的香叶醇和橙花醇的混合物经部分氢化得到;或由异丙醇用钡活化的亚格酸铜在180℃加压下反应生产。这种方法的产率为90%。(4)由光学活性的蒎烯制造左旋香茅醇。将α-或β-蒎烯氢化得(-)-顺蒎烷,热裂解转变为(+)-3,7-二甲基-1,6-辛二烯,与三异丁基铝或二异丁基氢化铝作用,然后将所生成的醇铝氧化并水解,可以得到纯度为97%的香茅醇。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乙醇-->氢气-->叔丁醇-->硫酸亚铁-->柠檬醛-->香叶醇-->香茅醛-->橙花醇-->β-蒎烯-->二异丁基氢化铝-->桉叶油-->香茅油-->三异丁基铝-->铂黑-->二氢月桂烯-->右旋香茅醇-->顺蒎烷 | |
【下游产品】香叶醇-->香茅醛-->3,7-二甲基-6-辛酸-->玫瑰油-->3,7-二甲基-7-辛烯醇-->乙酸香茅酯-->(2-甲基)3,7-二甲基-6-辛烯丙酸酯-->3,7-二甲基-1-辛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