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橡胶硫化促进剂 PZ |
|
【英文名称】 AAVOLEX CEKUZIRAM COROZATE(R) CRITTAM CUMAN DIMETHYLDITHIOCARBAMIC ACID ZINC SALT FUCLASIN FUCLASINE(R) FUKLASIN(R) KARBAM WHITE(R) METHASAN(R) METHYL ZIMATE METHYL ZIMATE PELFORM MEZENE MILBAM(R) POMARSOL Z POMARSOL Z(R) THIONIC TRISCABOL Tuzet |
|
【CAS】 137-30-4 |
|
【中文名称】 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福美锌 土习脱 退菌特 橡胶促进剂 ZDMC 橡胶硫化促进剂 PZ (T-4)-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S,S’)锌 促进剂P-2 二(二甲氨基硫代甲酸)锌 什来特 橡胶促进剂PZ 锌来特 二甲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二甲基氨基荒酸锌 硫化促进剂PZ 二甲氨基荒酸锌 二硫代氰酸、二甲酯鋅 母胶粒PZ-80 母胶粒ZDMC-80 药胶PZ-8O |
|
【EINECS 编号】 205-288-3 |
|
【分子式】 C6H12N2S4Zn1 |
|
【MDL 编号】 MFCD00679340 |
|
【分子量】 305.829 |
|
【MOL 文件】 137-30-4.mol |
|
【所属类别】 农药: 杀菌剂: 化学保护剂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质】白色粉末,无气味。 | |
【外观性质】白色粉末。 | |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汽油,溶于氯仿、二硫化碳等。 | |
【溶解性】不溶于水、汽油、,溶于乙醇、丙酮、二氯甲烷,溶于苯、甲苯、氯仿。 | |
【熔点 】248-257 °C(lit.) | |
【密度 】1.66 | |
【储存条件 】APPROX 4°C | |
【水溶解性 】0.0065 g/100 mL | |
【Merck 】10172 |
理化性质 | |
【外观性状】白色粉末 | |
【形态】Powder | |
【InChIKey】DUBNHZYBDBBJHD-UHFFFAOYSA-L | |
【CAS 数据库】137-30-4(CAS DataBase Reference) | |
【NIST化学物质信息】Zinc, bis(dimethylcarbamodithioato-s,s')-, (t-4)-(137-30-4) | |
【EPA化学物质信息】Zinc, bis(dimethylcarbamodithioato-. kappa.S,.kappa.S')-, (T-4)-(137-30-4)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用于防治苹果花腐病、黑点病、白粉病等 | |
【用途二】用作从效性促进剂,在橡胶中分散性能良好,使橡胶制品机械性能好,适用于轮胎、胶带等 | |
【用途三】保护性杀菌剂。对多种真菌引起病害有抑制和预防作用,兼有刺激生长、促进早熟的作用。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恶苗病,麦类锈病、白粉病,马铃薯晚疫病、黑斑病,黄瓜、白菜、甘蓝霜霉病,番茄炭疽病、早疫病,瓜类炭疽病,烟草立枯病,苹果花腐病、炭疽病、黑点病、赤星病,葡萄白粉病、炭疽病,梨黑星病,柑橘溃疡病、疮痂病等。一般用65%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处理。发病前或初期喷洒,有预防作用,发病期每隔5~7d喷雾1次,连续2~4次。根据不同病害,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不同。 | |
【用途四】福美锌用于防治苹果炭疽病、桃褐腐病,对细菌性穿孔病有效。防治葡萄白腐病、炭疽病,常与福美双混合使用。也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瓜类炭疽病、马铃薯晚疫病、白菜霜霉病和蕃茄炭疽病等。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T+,N | |
【危险类别码 】R22-R26-R37-R41-R43-R48/22-R50/53 | |
【安全说明 】S22-S26-S28-S36/37/39-S45-S60-S61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 6.1/PG 2 | |
【WGK Germany 】3 | |
【RTECS 】ZH0525000 | |
【RTECS号】ZH0525000 | |
【TSCA 】Yes | |
【HazardClass 】6.1 | |
【PackingGroup 】II | |
【海关编码】29302000 | |
【海关编码 】29302000 | |
【毒害物质数据】137-30-4(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由福美钠加水溶解,用稀酸调整反应液pH值为7。5~8,然后与硫酸锌作用,生成福美锌沉淀,经过滤、干燥、粉碎制得福美锌原药。收率>97%,含量≥93%。 | |
【方法二】由二甲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硫酸锌(或氯化锌)反应而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