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杀虫畏 |
|
【英文名称】 1,2,4-trichloro-5-[2-chloro-1-dimethoxyphosphoryloxy-ethenyl]benzene 2-CHLORO-1-[2,4,5-TRICHLOROPHENYL]-VINYL-DIMETHYLPHOSPHATE CVMP DEBANTIC DIMETHYL-1-[2,4,5-TRICHLOROPHENYL]-2-CHLOROVINYL PHOSPHATE GARDONA GARDONA(R) RABON(R) Ravap REVAP(R) STIRIFOS STIROFOS STIROPHOS TETRACHLORVINPHOS (z)-2-chloro-1-(2,4,5-trichlorophenyl)ethenylphosphoric acid dimethyl ester (Z)-2-Chloro-1-(2,4,5-trichlorophenyl)ethenyl dimethyl phosphate (Z)-2-Chloro-1-(2,4,5-trichlorophenyl)vinyl dimethyl phosphate 2,4,5-trichloro-alpha-(chloromethylene)-benzylalcohodimethylphosphate 2,4,5-trichloro-alpha-(chloromethylene)benzylphosphate Appex |
|
【CAS】 22248-79-9 |
|
【中文名称】 (Z)-2-氯-1-(2,4,5-三氯苯基)乙烯基二甲基磷酸酯 2-氯-1-(2,4,5-三氯苯基)乙烯基二甲基磷酸酯 甲基杀螟威 杀虫畏 O,O-二甲基-O-[1,(2,4,5-三氯苯基)-2-氯]乙烯基磷酸酯 杀虫 |
|
【EINECS 编号】 244-865-4 |
|
【分子式】 C10H9Cl4O4P |
|
【MDL 编号】 MFCD00078729 |
|
【分子量】 365.96 |
|
【MOL 文件】 22248-79-9.mol |
|
【所属类别】 农药: 杀虫(螨)剂: 有机磷杀虫剂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状】原药(纯度98%)为浅黄色结晶粉末,熔点94-97℃,纯品20℃蒸汽压为0.0056mPa。 | |
【熔点 】97-98 °C(lit.) | |
【储存条件 】0-6°C | |
【Merck 】13,9267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可用于防治鳞翅目和双翅目害虫,牛奶棚和家畜笼中的蝇,仓库、牧场和森林害虫,也可用来做防蛾剂 | |
【用途二】高效、低毒有机磷杀虫剂。以触杀为主,对鳞翅目、双翅目和多种鞘翅目害虫有高效,而对温血动物毒性低。在有机磷杀虫剂出现抗性问题时,国外已将杀虫畏作为一个重要的替换品种。可用于粮、棉、果、茶、蔬菜和林业上,也要引入防治仓贮粮、织物害虫。如防治水稻二化螟,以15g有效成分/100 m2施药2次,杀虫效果达90%。以0。05%药液防治蓟马,效果达97%。用0。04%质量分数药液防治棉蚜,效果达98%,用0。025%药液喷雾防治棉红蜘蛛,效果达94%。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n,N,F | |
【危险类别码 】R21/22-R50/53-R36-R20/21/22-R11 | |
【安全说明 】S36-S60-S61-S36/37-S16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077 9/PG 3 | |
【RTECS 】TB9100000 | |
【海关编码】2919900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五氯苯乙酮的制备 将三氯乙烯和少量偶氮二异丁腈(催化剂)于100℃通入干燥氧气,在6.5×105Pa 压力下,于110℃反应10h得二氯乙酰氯。然后将二氯乙酰氯滴入1, 2, 4-三氯苯和无水三氯化铝浆状物中,升温至90℃,维持4h,制得五氯苯乙酮。收率可达79.87%。n15D1.5854~1。5930。亚磷酸三甲酯的制备 苯酚与三氯化磷的作用容易收到较好的收率,先生成亚磷酸三苯酯,然后与过量的无水甲醇在甲醇钠的存在下,于一个乳化反应塔内进行酯交换反应,温度130~150℃,用过量的甲醇蒸气把三甲酯从塔顶带出,再经蒸馏后分离甲醇和三甲酯,塔底出来的苯酚循环使用。杀虫畏的合成 五氯苯乙酮投入反应锅中,于30~50℃滴入亚磷酸三甲酯,再升温至110℃,保温反应0.5h,用乙醇(或乙醚和戊烷)处理得杀虫畏,收率达77.13%。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甲醇-->三氯化铝-->甲醇钠-->三氯化磷-->氧-->正戊烷-->偶氮二异丁腈-->三氯乙烯-->三甲氧基磷-->三氯苯-->亚磷酸三苯酯-->二氯乙酰氯-->alpha-氯乙酰苯-->铝浆-->五氯苯-->2-(2',4'-二甲苯胺基)-3-甲基-6-二乙氨基荧烷 | |
【下游产品】溴甲烷-->氟虫腈-->林丹(R-六六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