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1,2-二甲苯 |
|
【英文名称】 1,2-DIMETHYLBENZENE 1,2-Xylene AKOS BBS-00004266 DIMETHYLBENZENE ORTHO-XYLENE O-XYLENE XYLENE XYLENES XYLOL 1,2-dimethyl-benzen 2-methyltoluene 2-xylene 3,4-Xylene ai3-08197 Benzene,1,2-dimethyl benzene,1,2-dimethyl- o-Dimethylbenzene o-Methyltoluene o-Xylenes o-Xylol |
|
【CAS】 95-47-6 |
|
【中文名称】 1,2-二甲苯 二甲苯 邻二甲苯 1,2-二甲基苯 邻间二甲苯 鄰二甲苯 磷-二甲苯 鄰茬 邻二甲苯, HPLC GRADE, 96% MIN 邻二甲苯, SPECTROPHOTOMETRIC GRADE, 96% MIN |
|
【EINECS 编号】 202-422-2 |
|
【分子式】 C8H10 |
|
【MDL 编号】 MFCD00008519 |
|
【分子量】 106.17 |
|
【MOL 文件】 95-47-6.mol |
|
【所属类别】 农药中间体: 杀菌剂中间体: 酰胺类杀菌剂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 | |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 |
【熔点 】-26--23 °C(lit.) | |
【沸点 】143-145 °C(lit.) | |
【密度 】0.879 g/mL at 20 °C(lit.) | |
【蒸气密度】3.7 (vs air) | |
【蒸气压】<0.1 atm ( 21.1 °C) | |
【折射率 】n 20/D 1.505(lit.) | |
【闪点 】90 °F | |
【储存条件 】0-6°C | |
【Merck 】14,10081 | |
【检测方法】GC | |
【BRN 】1815558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酐 | |
【用途二】用作色谱标准物质和溶剂 | |
【用途三】邻二甲苯是杀菌剂灭锈胺、四氯苯肽和除草剂苄嘧磺隆的原料,用以制造邻甲基苯甲酸作为中间体。 | |
【用途四】主要用作化工原料和溶剂。可用于生产苯酐、染料、杀虫剂和药物,如维生素等。亦可用作航空汽油添加剂。 | |
【用途五】用于生产邻二甲酸酐、染料、杀虫剂,也可作溶剂用。 主要用作化工原料和溶剂。可用于生产苯酐;染料;杀虫剂和药物,如维生素等。亦可用作航空汽油添加剂。 | |
【用途六】用于生产邻二甲酸酐、染料、杀虫剂,也可作溶剂用。 主要用作化工原料和溶剂。可用于生产苯酐;染料;杀虫剂和药物,如维生素等。亦可用作航空汽油添加剂。用于ICP-AES、AAS、AFS、ICP-MS、离子色谱等。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校准仪器和装置;评价方法;工作标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其他。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n,T,F | |
【危险类别码 】R10-R20/21-R38-R39/23/24/25-R23/24/25-R11 | |
【安全说明 】S25-S45-S36/37-S16-S7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307 3/PG 3 | |
【WGK Germany 】2 | |
【RTECS 】ZE2450000 | |
【危险等级】3 | |
【包装类别】II | |
【海关编码】2902410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邻二甲苯原先主要从煤焦油中制得,现在国内外大部分都由石油催化重整、热裂化芳烃中提取。由于二甲苯中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结构十分相似,所以它们的物理参数也相差甚微。工业上邻二甲苯的分离采用超精馏的方法,首先从混合二甲苯中分出邻二甲苯和乙苯,要采用100~150块塔板的精馏塔,然后再将邻二甲苯和乙苯分离,得到纯的邻二甲苯。 | |
【方法二】工业上采用超精馏的方法从混合二甲苯中分离出邻二甲苯。邻二甲苯与混合二甲苯中其他组分的沸点相差5℃以上,精馏时需要塔板数约150,回流比5-8,需消耗较多能量。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二甲苯-->石脑油,原油-->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焦油-->塔板 | |
【下游产品】苯酐-->间甲酚-->马来酸-->L-亮氨酸-->3,4-二甲基苯胺-->2-羰基-4甲氧基-7-氮杂吲哚-->2-甲醇-4-甲氧基-7-氮杂吲哚-->5-苄氧基-4-氮杂吲哚-2-羧酸-->邻甲基苯甲酸-->2,3-萘二羧酸-->四氯苯二甲酸酐-->4-氯-2-甲基苯甲醛-->吲哚-2-羧酸甲酯-->3,4-二甲基苯酚-->3,3',4,4'-四甲酸二苯甲酮-->邻甲基苯腈-->6-三氟甲基吲哚-2-羧酸甲酯-->1,2-二氰基苯-->4-溴-1,2-二甲苯-->2,6-萘二羧酸-->2,3-二甲基苯胺-->四氯苯酞-->3-硝基邻二甲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