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4-(1-吡咯啉基)苯甲醛 |
|
【英文名称】 4-(1-PYRROLIDINO)BENZALDEHYDE 4-(1-PYRROLIDINYL)BENZALDEHYDE 4-PYRROLIDIN-1-YL-BENZALDEHYDE AKOS B022024 ART-CHEM-BB B022024 TIMTEC-BB SBB007141 4-(1-PYRROLIDINO)BENZALDEHYDE, 98+% N-(P-Formylphenyl)pyrrolidine 1-(4-Formylphenyl)pyrrolidine 4-Pyrrolizinobenzaldehyde 4-(1-Pyrrolidinyl)benzaldehyde, 98+% |
|
【CAS】 51980-54-2 |
|
【中文名称】 4-(1-吡咯烷基)苯甲醛 N-(对甲酰基苯基)吡咯烷 4-(1-吡咯啉基)苯甲醛 4-1-吡咯烷苯甲醛 4-(1-四氢吡咯基)苯甲醛 4-1-吡咯烷苯甲醛, 98+% |
|
【EINECS 编号】 257-570-0 |
|
【分子式】 C11H13NO |
|
【MDL 编号】 MFCD00015469 |
|
【分子量】 175.23 |
|
【MOL 文件】 51980-54-2.mol |
物理化学性质 | |
【熔点 】85 °C | |
【敏感性 】Air Sensitive | |
【BRN 】135279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驱蛲净的中间体。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i |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
【安全说明 】S26-S36 | |
【Hazard Note 】Harmful | |
【海关编码】2933990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用1,4-二溴丁烷与苯胺在硫酸钠参与下回流反应,生成N-苯基吡咯烷,后者与二甲基甲酰胺及三氯氧磷反应,甲酰化后得到该品。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氢氧化钠-->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石油醚-->三氯氧磷-->1,4-二溴丁烷-->1-苯基吡咯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