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碘酸银(I) |
|
【英文名称】 SILVER(I) IODATE SILVER IODATE iodicacid(hio3),silver(1++)salt Iodicacid,silver(1+)salt Iodicacidsilver(1+)salt Silver(1+)iodate Silveriodate,99% SILVER IODATE REAGENT SILVERIODATE,POWDER,REAGENT Iodic acid , silver salt Iodic acid silver salt iodic acid, silver salt Iodic acid,silver salt SILVER IODATE extrapure SILVER IODATE, PURE, 95% Iodic acid silver(I) salt |
|
【CAS】 7783-97-3 |
|
【中文名称】 碘酸银 碘酸银(I) |
|
【EINECS 编号】 232-039-6 |
|
【分子式】 AgIO3 |
|
【MDL 编号】 MFCD00014150 |
|
【分子量】 282.77 |
|
【MOL 文件】 7783-97-3.mol |
常见问题列表 | |
【背景】碘酸银本身是一种氧化剂,常用作测定血中的小量氯化物和作为制药原料。并可与碘化银、碘化铜一起作为人工降雨的成核剂。关于碘酸银的制备报道很少,中国专利CN 1280199C公开了一种纯的纳米碘酸银的制备方法。是在含有较为复杂的分散剂和络合剂的溶液中将硝酸银溶液缓慢滴加到碘酸钾的溶液中,而且要静置沉降一段时间,经一系列处理后得到纳米级的碘酸银颗粒。这种方法对生产过程要求较高,分散剂和络合剂价格贵,并不适宜大规模生产,而且由于颗粒表面被分散剂包覆,影响了材料的性能,因此专利中强调用于人工降雨的成核剂。 | |
【应用】碘酸银是一种强氧化剂。碘酸银与碘化银、碘化铜一起在人工影响天气中可以共同组成复合物做成核剂。采用纳米级超细颗粒的上述化合物粉体制作人工降雨复合催化剂,其效果更为突出。 | |
【制备】a.分别制备以下两种溶液: 硝酸银澄清水溶液,该溶液中含有:硝酸银0.4M/L、柠檬酸(络合剂)0.136M/L; 碘酸钾澄清水溶液,该溶液中含有:碘酸钾0.4M/L、柠檬酸(络合剂)0.136M/L、十二烷基磺酸纳(分散剂)0.04M/L; b.在常温、常压状态下将上述制备的硝酸银澄清水溶液缓慢滴加到碘酸钾澄清水溶液中并同时充分搅拌,静置沉降后得到纳米碘酸银沉淀; c.上述纳米碘酸银沉淀经过过滤、三次水洗,在80~100℃温度下干燥1~2.5小时,即得到粒度为55~80nm的纳米碘酸银粉体。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质】白色棱形结晶或粉末。 | |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硝酸、氨水。 | |
【熔点 】>200°C (dec.) | |
【密度 】5.525 g/mL at 25 °C(lit.) | |
【Merck 】14,8515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用作微量分析氯的试剂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O,Xi | |
【危险类别码 】R8-R36/37/38 | |
【安全说明 】S17-S26-S36/37/39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479 5.1/PG 2 | |
【WGK Germany 】3 | |
【F 】8 | |
【危险等级】5.1 | |
【包装类别】II | |
【海关编码】28432900 |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 |
【MSDS 信息】碘酸银(7783-97-3).ms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