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丁硫克百威 |
|
【英文名称】 2,3-DIHYDRO-2,2-DIMETHYL-7-BENZOFURANYL)-N-DIBUTYLAMINTHIO-N-METHYL-CARBAMATE 2,3-DIHYDRO-2,2-DIMETHYLBENZOFURAN-7-YL (DIBUTYLAMINOTHIO)METHYLCARBAMATE 2,3-DIHYDRO-2,2-DIMETYL-7-BENZOFURANYL-[(DIBUTYLAMINO)THIO]METHYLCARBAMATE ADVANTAGE(R) AGROSTAR AMITAGE BRIGHT CARBOSHELL CARBOSULFAN GAZELLE(R) MARSHAL MARSHAL(R) POSSE(R) ((dibutylamino)thio)methylcarbamicacid,2,2-dimethyl-2,3-dihydro-7-benzofura 2,2-Dimethyl-2,3-dihydro-1-benzofuran-7-yl (dibutylamino)sulfanyl(methyl)carbamate 2,3-dihydro-2,2-dimethyl-7-benzofuranyl((dibutylamino)thio)methylcarbamate 2,3-dihydro-2,2-dimethyl-7-benzofuranyl(di-n-butylaminosulfenyl)methylcarbam 2,3-Dihydro-2,2-dimethyl-7-benzofuranyl[(dibutylamino)thio]methyl carbamate Advantage Carbamic acid, [(dibutylamino)thio]methyl-, 2,3-dihydro-2,2-dimethyl-7-benzofuranyl ester |
|
【CAS】 55285-14-8 |
|
【中文名称】 2,3-二氢-2,2-二甲基苯并呋喃-7-基 (二丁基氨基硫)N-甲基氨基甲酸酯 丁硫克百威 丁硫威 好安威乳油 2,3-二氢-2,2-二甲基-7-苯并呋喃-N-(2-正丁氨基硫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 好安威 好年冬 丁呋丹 丁基加保扶 C20H32N2O3S国 克百丁威 |
|
【EINECS 编号】 259-565-9 |
|
【分子式】 C20H32N2O3S |
|
【MDL 编号】 MFCD00143930 |
|
【分子量】 380.54 |
|
【MOL 文件】 55285-14-8.mol |
|
【所属类别】 农药: 杀虫(螨)剂: 有机氮杀虫剂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状】褐色黏稠液体。b.p.124~128℃(114℃),闪点115~1117℃,蒸气压0.041×10-3Pa。相对密度1.056(20℃)。能与丙酮、乙醇、二甲苯互溶,在水中溶解度为0.3mg/L。分配系数为157 (pH值7.05)。在水中分解较快,pH<7易分解成呋喃丹。在日光下,5μg/mL丁硫克百威在pH值7的缓冲溶液中,半衰期为1.4d,在蒸馏水中为4~8d。 | |
【闪点 】96 °C | |
【储存条件 】0-6°C | |
【Merck 】13,1836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用于果树、棉花、蔬菜、粮食及其他多种经济作物上的锈壁虱、蚜虫、蓟马、叶蝉等十多种害虫的防治 | |
【用途二】属低毒杀虫剂,具有内吸性和广谱性 | |
【用途三】具有较高的内吸性和广谱性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是克百威低毒化品种,用于防治柑橘、果树、棉花、水稻作物的蚜虫、螨、金针虫、甜菜隐食甲、马铃薯甲虫、茶微叶蝉、梨小食心虫、苹果卷叶蛾等多种害虫。施药浓度5mg/L,用量为6.8~15g有效成分/100m2 。 | |
【用途四】该品是呋喃丹的衍生物,具有与呋喃丹相当的杀虫活性,但其毒性比呋喃丹低得多,是一种胃毒性杀虫剂,在生物体内代谢成呋喃丹再发挥其药效作用使昆虫致死。对马铃薯绿桃蚜、黑光天牛、高染盲角蝇、地老虎等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对棉花红蜘蛛、谷象、杂拟谷盗、粉纹夜蛾等也都有较好的防治。 | |
【用途五】品是呋喃丹的衍生物,具有与呋喃丹相当的杀虫活性,但其毒性比呋喃丹低得多,是一种胃毒性杀虫剂,在生物体内代谢成呋喃丹再发挥其药效作用使昆虫致死。对马铃薯绿桃蚜、黑光天牛、高染盲角蝇、地老虎等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对棉花红蜘蛛、谷象、杂拟谷盗、粉纹夜蛾等也都有较好的防治。校准仪器和装置;评价方法;工作标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其他。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T;N,N,T | |
【危险类别码 】R23/25-R43-R50/53 | |
【安全说明 】S24-S37-S38-S45-S60-S61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0 | |
【RTECS 】EZ3815000 | |
【危险等级】6.1(b) | |
【包装类别】III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制备方法一二正丁氨基氯化硫的制备 加入二正丁胺、石油醚(60~90℃),搅拌冷却至0℃,然后缓慢滴加二氯化二硫,维持0~10℃,加毕后保温反应2h,二正丁胺、二氯化二硫、硫酰氯的配比为1:0.6:0.55(mol),收率88%。丁硫克百威的合成 二正丁氨基氯化硫与克百威反应,配比为1:1,反应过程加适量碱液,反应温度10~20℃。反应时间2h。反应毕加水搅拌10min,过滤,滤潭为未反应克百威,可回用。滤液分层,油层减压脱溶,收率90%。制备方法二 中间体羟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见克百威。也有文献报道,由环己酮和异丁醛出发,经过叉醇醛缩合、氯化反应、芳环化反应、水解反应、闭环反应五步合成。其特点是由非芳香族化合物合成,是一种选择性很高的合成路线。 | |
【方法二】由二丁胺与二氯化硫反应制得二丁氨基氯化硫,再与呋喃丹反应而得。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石油醚-->磺酰氯-->环己酮-->异丁醛-->二氯化二硫-->二氯化硫-->呋喃丹-->二正丁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