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牛磺酸 |
|
【英文名称】 2-AMINOETHANE-1-SULFONIC ACID 2-AMINOETHANESULPHONIC ACID 2-AMINOETHYLSULFONIC ACID 2-AMINOETHYLSULPHONIC ACID 2-AMINOMETHANESULPHONIC ACID AMINOETHYLSULFONIC ACID AMINOETHYLSULPHONIC ACID FEMA 3813 TAURINE TURIN 2-amino-ethanesulfonicaci 2-sulfoethylamine Aminoethanesulfonic acid beta-Aminoethylsulfonic acid Ethanesulfonic acid, 2-amino- Ethanesulfonicacid,2-amino- nci-c60606 O-Due tauphon Ethylaminosulfonic acid |
|
【CAS】 107-35-7 |
|
【中文名称】 2-氨基乙磺酸 牛磺酸 氨基乙磺酸 牛胆碱 牛胆素 牛黄酸 牛羊胆酸 又称2-氨基乙磺酸 2-氨基乙烷磺酸 2一氨基乙磺酸 銨甲基磺酸 牛磺酸/又称2-氨基乙磺酸 牛胆碱2-氨基乙磺酸 牛磺酸/2-氨基乙磺酸 2-胺乙磺酸 牛膽鹼 牛膽素 胺乙磺酸 Α-氨基乙磺酸 牛磺酸:氨基乙磺酸:牛胆碱 |
|
【EINECS 编号】 203-483-8 |
|
【分子式】 C2H7NO3S |
|
【MDL 编号】 MFCD00008197 |
|
【分子量】 125.15 |
|
【MOL 文件】 107-35-7.mol |
|
【所属类别二】 饲料添加剂: 氨基酸添加剂 |
|
【所属类别三】 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营养增补: 氨基酸 |
|
【所属类别一】 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 氨基酸类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状】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酸。熔点大于300℃(分解)。易溶于水,水溶液pH值4.1~5.6,不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对热稳定。小白鼠经口LD50大于10g/kg。 | |
【熔点 】>300 °C(lit.) | |
【密度 】1.00 g/mL at 20 °C | |
【FEMA 】3813 | |
【储存条件 】2-8°C | |
【溶解度 】H2O: 0.5 M at 20 °C, clear, colorless | |
【水溶解性 】5-10 g/100 mL at 23.5 ºC | |
【Merck 】14,9074 | |
【检测方法】T,NMR | |
【BRN 】1751215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神经痛、扁桃体炎、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药物中毒等疾病 | |
【用途二】牛黄酸虽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但分布很广,是动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氨基酸,对促幼龄的生长发育有很重要的作用。 | |
【用途三】牛磺酸虽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但分布很广,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对促进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大脑等重要器官的生长发育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国规定可用于儿童口服液,最大用量4.0~8.0g/kg;在婴幼儿食品、乳制品及谷类制品中使用量为0.3~0.5g/kg;在饮液和乳饮料中使用量为0.1~0.5g/kg。 | |
【用途四】营养强化剂(尤适用于非母乳喂养者,因母乳中含3.3~6.2mg/100ml,牛乳仅0.7mg/100m1)。 | |
【用途五】大量用于医药工业、食品工业,也用于洗涤剂工业和荧光增白剂的生产中。此外还用于其他有机合成和生化试剂。适用于感冒、发热、神经疼、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 |
【用途六】生化研究。有机合成。润湿剂。 | |
【参考质量标准二】GB 14759—93 ▼ ▲ 含量 ≥98.5% 溶液澄清度(0.5g/20ml水) ≤0.5号浊度标准 易碳化物试验(GT-25) 阴性 氯化物(GT-9) ≤0.1% 硫酸盐(GT-30) ≤0.2% 灼烧残渣(GT-27) ≤0.1% 重金属(Pb计;GT-16) ≤0.001% 砷(GT-3) ≤0.0002% 干燥失重(GT-19) ≤0.2% | |
【参考质量标准三】GBl4759—93 ▼ ▲ 含量/% ≥98.5 溶液澄清度(1g/40mL) ≤0.5号浊度标准 碳化物试验 阴性 氯化物/% ≤0.1 硫酸盐/% ≤0.2 灼烧残渣/% ≤0.1 重金属(以Pb计)/% ≤0.001 砷(以As计)/% ≤0.0002 干燥失重/% ≤0.2 | |
【参考质量标准一】GB 14759—1993 ▼ ▲ 含量/% ≥98.5 溶液澄清度(1g/40mL) ≤0.5号浊度标准 易碳化物试验 阴性 氯化物 %≤0.1 硫酸盐/% ≤0.2 灼烧残渣/% ≤0.1 重金属(以Pb计) %≤0.001 砷(以As计)/% ≤0.0002 干燥失重/% ≤0.2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i |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
【安全说明 】S26-S36-S24/25 | |
【WGK Germany 】2 | |
【RTECS 】WX0175000 | |
【海关编码】2921198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1盐酸酯化法(1)2-氯乙胺盐酸盐的制备。在250mL烧瓶中加入100g浓盐酸,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胺61g,升温至145-150℃,通过氯化氢气体至有少量HCL逸出为止;然后蒸馏,在150℃下边减压蒸馏边反应15h,至无水馏出为止;最后将反应液冷却至70℃,加入无水乙醇50g,冷却结晶,经分离、洗涤(用无水乙醇)、真空干燥得成品106g,收率91.3%.(2)牛黄酸的制备。将66.2gNa2SO3加入500mL烧瓶中,加250mL水溶解,在50℃下开始滴加上述产品58g溶于15mL水的溶液,6h滴完;然后升温至65℃反映3h,升温至90℃反应4h,最后回流1h,测定牛黄酸含量折算收率94%。用电渗析法除去无机盐,然后浓缩结晶得牛黄酸57.2g,提取收率91.5%,纯度99.6%,总收率83.6%.2硫酸酯化法(1)2-氨基乙基硫酸氢酯的合成。在500mL烧瓶中加入乙醇胺(36.6g,0.6mol)和甲苯(100mL),在水浴冷却及搅拌下滴加98%的硫酸(61.4g,0.626mol),约需50min滴完;再加入十六烷基三乙基氯化铵(1.4g,0.0039mol),溶剂用四氯化碳(CTC),加热回流1.5-2h,分离出理论量的水(约11mL);经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得2-氨基乙基硫酸氢酯83g(熔点273-279℃),收率98.1%.(2)牛黄酸的合成。在500mL烧瓶中加入亚硫酸钠(75.6g,0.60mlo)和250mL水,在氮气保护下缓缓且均匀地加入硫酸氢酯(28.2g,0.2mol),加完后继续回流10-12h生成牛黄酸;减压蒸去其中的水分,在漫漫加入浓硫酸100mL搅拌约1h,使产物溶解完全;滤出无机盐晶体,并用20mL浓盐酸洗涤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体积的一半,加入95%的乙醇50Ml,即有部分结晶析出;将滤液放入冰箱冷冻1-2h,过滤得粗品,再用浓盐酸重结晶一次即得产品21.3g(熔点298-301℃,收率85%。总收率为83%。3二氯亚砜法在60℃下乙醇胺盐酸盐与SOCL2按化学式计算反应7h,得2-氯乙醇胺盐酸盐,产率99%。如用350mL 37%的盐酸与溶于800 mL甲苯中的244g乙醇胺反应,110℃共沸除去水分,冷却至50℃,加入3.2g NH4Cl催化剂,然后滴加14 mLSOCl2,生成2-乙醇胺盐酸盐。再将53.7g80%的上述产品溶液在3h内滴加到180mL、浓度为21。4%的亚硫酸钠溶液中,80℃下恒温反应4h,得含39.8g牛黄酸的水溶液,电渗析除盐,冷却至3℃下结晶纯化得产品纯度99.95%,收率95%。 | |
【方法二】盐酸酯化法2-氯乙胺盐酸盐的制备在250mL烧瓶中加入100g浓盐酸,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胺61g,升温至145~150℃,通人氯化氢气体至有少量HCl逸出为止;然后蒸馏,在150℃下边减压蒸馏边反应15h,至无水馏出为止;最后将反应液冷却至70 0(:,加入无水乙醇50g,冷却结晶,经分离、洗涤(用无水乙醇)、真空干燥得成品106g,收率91.3%。牛磺酸的制备 将66.2g Na2SO3加入500mI。烧瓶中,加250mL水溶解,在50℃下开始滴加上述产品58g溶于15mL水的溶液,6h滴完;然后升温至65℃反应3h,升温至90℃反应4h,最后回流1h,测定牛磺酸含量折算收率94%。用电渗析法除去无机盐,然后浓缩结晶得牛磺酸57.2g,提取收率91.5%,纯度99.6%。总收率83.6%。NH2CH2CH2OH+2HCl→NH2CH2CH2Cl·HCl+H2ONH2CH2CH2Cl·HCl+NA2SO3→NH2CH2CH2SO3H+2NaCl硫酸酯化法2-氨基乙基硫酸氢酯的合成 在500mI。烧瓶中加入乙醇胺(36.6g,0.6mo1)和甲苯(100mL),在水浴冷却及搅拌下滴加98%的硫酸(61.4g,0.626m01),约需50min滴完;再加人十六烷基三乙基氯化铵(1.4g,0.0039mol,CTC),加热回流1.5~2h,分离出理论量的水(约11mL);经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得2-氨基乙基硫酸氢酯83g(mp273~279℃),收率98.1%。牛磺酸的合成 在500mL,烧瓶中加入亚硫酸钠(75.6g,0.60mo1)和250mL水,在氮气保护下缓缓且均匀地加入硫酸氢酯(28.2g,0.2mol),加完后继续回流10~12h生成牛磺酸;减压蒸去其中的水分,再慢慢加入浓盐酸100mL搅拌约1h,使产物溶解完全;滤出无机盐晶体,并用20mL浓盐酸洗涤2次。滤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加入95%的乙醇50mL,即有部分结晶析出;将滤液放入冰箱冷冻1~2h,过滤得粗品,再用浓盐酸重结晶一次即得产品21.3g(熔点298~301℃),收率85%,总收率为83%。NH2CH2CH2OH+H2SO4→NH2CH2CH2OSO3H+H2ONH2CH2CH2OSO3H+NaSO3→NH2CH2CH2SO3H+NaSO4二氯亚砜法在60℃下乙醇胺盐酸盐与SOCl按化学计量反应7h,得2-氯乙醇胺盐酸盐,产率99%。如用350mL37%的盐酸与溶于800mL甲苯中的244g乙醇胺反应,110℃共沸除去水分,冷却至50℃,加入3.2g NH4C1催化剂,然后滴加以14mLSOCl2,生成2-氯乙醇胺盐酸盐。再将53.7g 80%的上述产品水溶液在3h内滴加到180mL、浓度为21.4%的亚硫酸钠溶液中,80℃下恒温反应4h,得含39.8g牛磺酸的水溶液,电渗析除盐,冷却至3℃下结晶纯化,得产品纯度99.95%,收率95%NH2CH2CH2OH·HCl+SOCl2→NH2CH2CH2Cl·HCl+SO2+HClNH2CH2CH2CL·HCl+Na2SI3→NH2CH2CH2SO3H+2NaCl | |
【方法三】二溴乙烷或二氯乙烷与亚硫酸钠反应}后再与氨作用而成。2-氨基乙醇与硫酸酯化后(或溴化后),加亚硫酸钠还原而成。 | |
【方法四】1.将2-溴乙磺酸钠与浓氨水配成溶液蒸发至干并加热除去最后的水分。将残余物溶于热水,加入95%乙醇,结晶出牛磺酸,再用80%乙醇重结晶即得成品,收率50%左右。2.一乙醇胺法一乙醇胺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氯化-β-氯乙胺,再经磺化、酸化、提纯而得。3.丙烯酰胺法由丙烯酰胺与亚硫酸氢钠磺化生成β-磺酸丙酰胺盐,然后用次氯酸钠进行氧化和重排而得。工业生产用乙醇胺与硫酸反应得到2-氨基乙基硫酸酯,再与亚硫酸钠反应生产牛磺酸。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乙醇-->硫酸-->硫酸钠-->无水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次氯酸钠-->乙醇胺-->丙烯酰胺-->硫酸酯-->磺酸-->丙酰胺-->二溴乙烷-->2-氨基乙基硫酸氢钠-->2-氯乙胺盐酸盐-->2-溴乙基磺酸钠-->乙基硫酸-->十六烷基三乙基氯化铵 | |
【下游产品】3-氨基-N-甲基苄胺-->胆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