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碳酸氢钾 |
|
【英文名称】 POTASSIUM ACID CARBONATE POTASSIUM BICARBONATE POTASSIUM HYDROGEN CARBONATE Carbonicacid,monopotassiumsalt Carbonicacidmonopotassiumsalt bicarbonate Potassion bicarbonate, Ph. Eur POTASSIUM HYDROGENCARBONATE, REAGENTPLUS , 99.99+% POTASSIUM BICARBONATE INSECT CELL*CULTUR E TESTED POTASSIUM HYDROGENCARBONATE, REAGENT GRADE, >=98% POTASSIUM HYDROGEN CARBONATE EXTRA PURE, DAB, B. P. C., U. S. P. 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SATURATED, TECHN., S42, 50 L POTASSIUM HYDROGEN CARBONATE PH HELV POTASSIUM HYDROGENCARBONATE REAGENT GR& POTASSIUM HYDROGEN CARBONATE, GRANULAR, 99.7%, A.C.S. REAGENT POTASSIUM HYDROGENCARBONATE GRANULAR & POTASSIUM BICARBONATE USP 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SATURATED, TECHN., S42, 1 L PotassiumHydrogenCarbonateA.R. PotassiumHydrogenCarbonateUsp |
|
【CAS】 298-14-6 |
|
【中文名称】 酸式碳酸钾 碳酸氢钾 重碳酸钾 碳酸氢钾, ACS, 99.7-100.5% (DRIED BASIS) |
|
【EINECS 编号】 206-059-0 |
|
【分子式】 CHKO3 |
|
【MDL 编号】 MFCD00011402 |
|
【分子量】 100.12 |
|
【MOL 文件】 298-14-6.mol |
|
【所属类别二】 无机化工产品: 无机盐: Cd硝酸盐 |
|
【所属类别三】 食品添加剂: 膨送剂 |
|
【所属类别一】 食品添加剂: 酸度调节剂(PH调节剂): 碱性剂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质】无色、无臭、味咸、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 | |
【溶解性】不溶于乙醇,溶于水等。 | |
【熔点 】292 °C | |
【密度 】2,17 g/cm3 | |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 | |
【溶解度 】H2O: 1 M at 20 °C, clear, colorless | |
【form 】fine crystals | |
【Merck 】14,7609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用作生产碳酸钾、醋酸钾、亚砷酸钾等的原料,亦用于医药、食品、灭火剂等行业 | |
【用途二】常用作分析试剂 | |
【用途三】是生产碳酸钾、醋酸钾、亚砷酸钾的原料。可作石油和化学品之灭火剂。也可用于医药、焙粉。 | |
【用途四】作酸度调节剂和化学膨松剂,我国规定可用于各类需添加膨松剂的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
【用途五】分析试剂。焙粉。发泡盐。 | |
【参考质量标准二】化工行业标准HG/T 2828一1997 ▼ ▲ 项目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总碱量(以KHCO3计)(以干基计)/%≥ 99.0 98.0 96.0 水不溶物含量(以干基计)/%≤ 0.01 0.05 0.10 氯化物(以KCl计)含量(以干基计)/%≤ 0.02 0.10 0.20 硫酸盐(以K2SO4计)含量(以干基计)/%≤ 0.04 0.08 0.15 氧化铁(Fe2O3)含量(以干基计)/%≤ 0.001 0.004 0.010 钾(K)含量(以干基计)/%≤ 38.0 37.5 37.0 Ph值(100 g/L溶液),≤ - 8.6 - | |
【参考质量标准三】FCC,1992 ▼ ▲ 含量(以干基计)/% 99.0~10l. 5 重金属(以Pb计)/% ≤0.001 砷(以As计)/% ≤0.0003 干燥失重/% ≤0.25 正构碳酸盐试验 阴性 | |
【参考质量标准一】FCC,1996 ▼ ▲ 含量(以干基计) 99.0%~101.5% 重金属(以Pb计) ≤10mg/kg 干燥失重 ≤0.25% 正构碳酸盐试验 阴性 |
安全数据 | |
【安全说明 】S24/25 | |
【WGK Germany 】1 | |
【F 】3 | |
【海关编码】2836400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碳化法原料碳酸钾可用三级品。也可以土碱为原料,其中含碳酸钾40%~60%、硫酸钾10%~15%、氯化钾3.5%,投料前需经煅烧除去有机物,借溶解度的不同除去硫酸钾及氯化钾,加石灰乳或碳酸镁经压滤可除去硅、铝、磷等杂质,滤液经蒸发,配制碳酸钾溶液,使总碱浓度为750~800 g/L(以碳酸钾计),进碳化塔。在温度50℃以上、反应压力0.4MPa下,通二氧化碳(浓度30%以上),进行碳化,碳酸氢钾随浓度升高而不断析出。碳化5~6h后母液经结晶分离、洗涤、离心分离、于80℃下干燥,制得碳酸氢钾成品。其K2CO3+CO2+H2O→2KHCO3离子交换法 氯化钾溶液经除钙、镁逆流通人离子交换柱,使钠型树脂(R-Na)变成钾型(R-K),用软水洗去氯离子后,将碳酸氢铵溶液顺流通过树脂交换柱,得到碳酸氢钾和碳酸氢铵的混合稀溶液,经蒸发分解使大部分分解为碳酸钾,溶液送碳化塔进行碳化生成碳酸氢钾,再经结晶、分离、洗涤、干燥,制得碳酸氢钾成品。其R-Na+KCl→R-K+NaClR-K+NH4HCO3→R-NH4+KHCO32KHCO3→K2CO3+CO2↑+H2OK2CO3+CO2+H2O→2KHCO3 | |
【方法二】由氢氧化钾的80%乙醇溶液或碳酸钾饱和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制得产品。K2CO3+CO2+H2O→2KHCO3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碳酸氢铵-->氯化钾-->硫酸钾-->碳酸镁-->硅铝-->碳化塔 | |
【下游产品】碳酸钾-->2-羰基-4甲氧基-7-氮杂吲哚-->2-甲醇-4-甲氧基-7-氮杂吲哚-->N-叔丁氧羰基-N'-(2-氯苄氧羰基)-L-赖氨酸-->特非那定-->5-苄氧基-4-氮杂吲哚-2-羧酸-->酒石酸钾钠-->3-甲基-7-氨基-8-羰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2-辛烯-2-羧酸甲酯-->3-溴-2-(溴甲基)丙酸乙酯-->氟硼酸钾-->3-溴-2-溴甲基丙酸-->头孢匹胺-->仑氨西林盐酸盐-->N-苯甲酰基-4-[二(2-氯乙基)氨基]苯丙氨酸-->氨曲南-->苯甲酸钾-->舒他西林-->西拉普利-->焦亚硫酸钾-->柠檬酸钾-->聚右旋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