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亚铁氰化钾 |
|
【英文名称】 POTASSIUM FERRICYANIDE POTASSIUM FERROCYANIDE POTASSIUM HEXACYANOFERRATE (II) POTASSIUM HEXACYANOFERROATE TETRAPOTASSIUM HEXACYANOFERRATE tripotassium hexacyanoferrate hexacyano-ferrate(4-tetrapotassium hexakis(cyano-C)-,tetrapotassium,(OC-6-11)-Ferrate(4-) potassiumferrocyanate potassiumferrocyanide(potassiumhexacyanoferrate(ii) potassiumferrocyanide(potassiumhexacyanoferrate(ii)3-hydrate) potassiumhexacyanide potassiumhexacyanoferrate(iv) tetrapotassium,(oc-6-11)-ferrate(4-hexakis(cyano-c)- tetrapotassiumferrocyanide tetrapotassiumhexacyanoferrate(4-) tetrapotassiumhexacyanoferrate(ii) yellowpotassiumprussiate Ferrate(4-), hexakis(cyano-C)-, tetrapotassium, (OC-6-11)- Potassium hexacyanoferrate (III) trihydrate |
|
【CAS】 13943-58-3 |
|
【中文名称】 赤血盐 赤血盐钾 铁氰化钾 (OC-6-11)-六氰合铁酸(4-)钾 黄血盐钾 铁氢化钾 鐵氰化鉀 黄血盐 黄血盐钾 亚铁氰化钾 六氰合铁酸四钾 |
|
【EINECS 编号】 237-323-3 |
|
【分子式】 C24H6Fe4K4N24O3-8 |
|
【MDL 编号】 MFCD00167022 |
|
【分子量】 1058.24 |
|
【MOL 文件】 13943-58-3.mol |
|
【所属类别二】 食品添加剂: 抗结剂 |
|
【所属类别一】 食品添加剂: 分离剂: 抗结剂和干燥剂 |
常见问题列表 | |
【简介】亚铁氰化钾在空气中稳定,热至100℃失去结晶水,变为吸湿性白色粉末。高温时分解放出氮,并生成氰化钾和碳化三铁。与稀硫酸加热生成氢氰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钾。与浓硫酸加热生成硫酸亚铁、硫酸铵、硫酸钾,并放出一氧化碳。与亚铁盐溶液作用生成普鲁士蓝。遇银盐、铜盐或锌盐溶液分别生成相应的银、铜或锌的亚铁氰化物沉淀。 | |
【应用】亚铁氰化钾是制备氰化钾、铁氰化钾的原料; 颜料,用于纤维染色; 是我国GB2760—1996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用抗结剂。 | |
【制备方法】用煤气厂所得的废氧化物与石灰共热而得亚铁氰化钙溶液,再与碳酸钾溶液,浓缩结晶而制得亚铁氰化钾。 | |
【水中溶解度(g/100ml)】不同温度(℃)时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克数:14.3g/0℃;21.1g/10℃;28.2g/20℃;35.1g/30℃;41.4g/40℃54.8g/60℃;66.9g/80℃;71.5g/90℃;74.2g/100℃ | |
【鉴别试验】亚铁氰化物试验阳性(IT-16)。钾盐试验阳性(IT-27)。 | |
【含量分析】准确称取试样约5g,置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后定容混匀。取该液25ml置于500ml三角瓶中,加(1+8)硫酸液20ml、二苯胺指示液(TS-89)3~5滴、六氰合铁酸三钾液(10g/L)3~5滴,在剧烈搅拌下,用0.03mol/L硫酸锌标准液缓慢滴定至溶液由黄绿色变为紫蓝色终点。 | |
【毒性】ADI 0~0.025(以亚铁氰化钠计;FAO/WHO,2001)。因铁与氰基的结合很强,故毒性极低。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质】柠檬色单斜晶体。 | |
【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 |
【熔点 】70 °C | |
【密度 】1.85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作抗结剂,我国规定可用于食盐,最大使用量0.005g%kg(以亚铁氰根计)。 | |
【用途二】我国GB 2760-96规定,允许作为食盐的抗结剂。最大使用量为0.01g/kg(以亚铁氰根计)。 在欧洲常用于某些葡萄酒,以除去铁、铜。 | |
【参考质量标准二】HG 2918-1999(代替GB 1899-84) ▼ ▲ 含量 ≥99% 氯化物(以Cl计;GT-8) ≤0.40% 氰化物(GT-12) 通过试验 水不溶物 ≤0.03% 砷(以As计;GT'3) ≤0.0001% 六氰合铁(Ⅲ)酸盐 通过试验 | |
【参考质量标准一】HB2918—1999 ▼ ▲ 六氰合铁酸四钾[K4Fe(CN)6·3H2O]含量/% ≥99.0 氯化物(以Cl -计)含量/% ≤0.40 水不溶物含量/% ≤0.03 氰化物 通过试验 六氰合铁(Ⅲ)酸盐 通过试验 砷(As)含量/% ≤0..001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由氰化物与硫酸亚铁和氯化钙作用,经提纯后再与氯化钾反应而得。亦可由亚铁氰化钠直接与氯化钾反应而得。 | |
【方法二】1氰熔体法以生产电石的副产物氰熔体(氰化钙和氰化钠的混合物)为原料。用水在80℃以下萃取(温度过高会发生水解反应),萃取液中按计量加入硫酸亚铁生成氰化亚铁络合物:4NaCN+4Ca(CN)2+2FeSO4→Na4Fe(CN)6+Ca2Fe(CN)6+2CaSO4↓经压滤除去硫酸钙沉淀,得络合物混合溶液。在75℃下加入氯化钾产生复盐沉淀:Ca2Fe(CN)6+2KCl→K2CaFe(CN)6↓+CaCl2Na4Fe(CN)6+2KCL→K2Na2Fe(CN)6↓+2NaCl 将复盐分离后在脱钙罐内加热至80℃,加入纯碱使其脱钙:2K2CaFe(CN)6+2Na2CO3→K4Fe(CN)6+Na4Fe(CN)6+2CaCO3↓压滤除去碳酸钙,在转化罐中加入氯化钾,加热煮沸使钠盐转化为亚铁氰化钾:Na4Fe(CN)6+4KCl→K4Fe(CN)6+4NaCl反应后除杂质,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得成品。2复盐法以氰化钠废液与氯化钙、硫酸亚铁于70~80℃下反应生成亚铁氰化钠和硫酸钙;过滤,滤液于复盐罐中加入氯化钙和氯化钾,于75℃下反应生成亚铁氰化钾钙复盐沉淀。后续工艺与氰熔体法相同。有关反应如下:6NaCN+FeSO4+CaCl2→Na4Fe(CN)6+CaSO4↓+2NaClNa4Fe(CN)6+4KCl→K4Fe(CN)6+4NaCl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碳酸钾-->碳酸钙-->氯化钾-->硫酸亚铁-->碳化钙-->黄血盐钾-->黄血盐钠-->氰熔块-->氰化物-->氰化亚铁-->氰化钙 | |
【下游产品】氯化钠-->对甲氧基苯甲醛-->铁氰化钾-->普鲁士蓝-->黄血盐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