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过氧化氢 |
|
【英文名称】 ALBONE BETZ 0241 CATALASE TEST HYDROGEN DIOXIDE HYDROGENII PEROXIDUM HYDROGEN PEROXIDE 30% HYDROGEN PEROXIDE HYDROGEN PEROXIDE 500ML HYDROGEN PEROXIDE SOLUTION PERDROGEN PERHYDROL PERHYDROL(R) PERONE SUPEROXOL 60%solution 60%solutioninwater Albone 35 Albone 50 Albone 70 Albone DS |
|
【CAS】 7722-84-1 |
|
【中文名称】 过氧化氢 双氧水 过氧化物 氢过氧化物 二氧化氢 过氧化氢(85%) 双氧水(85%) 50%双氧水 二氧化氢(30%) 过氧化氢(30%水溶液) 双氧水(30%) 雙氧水 过氧化氢30% HYDROGEN PEROXIDE,30% SOLUTION 过氧化氢, 27% W/W 水溶液, 稳定 过氧化氢, 35% W/W 水溶液, 稳定 过氧化氢, ACS, 29-32% W/W 水溶液, 稳定 |
|
【EINECS 编号】 231-765-0 |
|
【分子式】 H2O2 |
|
【MDL 编号】 MFCD00011333 |
|
【分子量】 34.01 |
|
【MOL 文件】 7722-84-1.mol |
|
【所属类别二】 无机化工产品: 无机盐: Cr过氧化物 |
|
【所属类别三】 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 |
|
【所属类别一】 食品添加剂: 漂白剂、氧化剂和还原剂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 |
【溶解性】溶于水、醇、醚,不溶于苯、石油醚。 | |
【熔点 】-33 °C | |
【沸点 】108 °C | |
【密度 】1.13 g/mL at 20 °C | |
【蒸气压】23.3 mm Hg ( 30 °C) | |
【折射率 】1.3350 | |
【闪点 】107°C | |
【储存条件 】2-8°C | |
【color 】≤10(APHA) | |
【水溶解性 】miscible | |
【Merck 】14,4798 | |
【BRN 】3587191 |
理化性质 | |
【外观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溶于水、醇、乙醚,不溶于石油醚。 | |
【蒸气密度】1.1 (vs air) | |
【溶解度 】diethyl ether: soluble | |
【酸度系数(pKa)】11.5(at 25℃) | |
【形态】Solution | |
【颜色】≤10(APHA) | |
【稳定性】Slightly unstable - will very slowly decompose. Decomposition is promoted by catalysts and heating, so store cool. Light sensitive, keep in the dark. May contain stabilizer. Reacts with rust, brass, zinc, nickel, finely powdered metals, copper and iron and their alloys. | |
【CAS 数据库】7722-84-1(CAS DataBase Reference) | |
【NIST化学物质信息】Hydrogen peroxide(7722-84-1) | |
【EPA化学物质信息】Hydrogen peroxide (H2O2)(7722-84-1)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可作为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等,广泛用于纺织、漂染、造纸、化工等行业 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及漂白剂 | |
【用途二】用作氧化剂、漂白剂、消毒杀菌剂、脱氯剂,用于制造火箭燃料、过氧化物、泡沫塑料和其他多孔物质 | |
【用途三】过氧化氢具有氧化和还原作用,可用于袋装豆腐干的保鲜,用量为0.86g/kg,残留量不得检出;也可用于生牛乳保鲜,用量为每升生牛乳加0.3%2mL和硫氰酸钠15mg,仅限于黑龙江、内蒙古地区使用。 | |
【用途四】用于工业水处理作杀菌灭藻剂。亦可作漂白剂用于织物、纸浆的漂白。 | |
【用途五】化学工业上用作制造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乙酸、亚氯酸钠、过氧化硫脲等无机或有机过氧化物的原料;用于生产金属盐类或其他化合物以除去铁及其他重金属;用于电镀液中以除去无机杂质,提高镀件质量。在医药上主要用作杀菌剂。用作羊毛、生丝、皮毛、羽毛、象牙、猪鬃、纸浆、脂肪等的漂白剂。还可用作食品加工、食品的漂白、防腐和保鲜剂。近年来广泛用于纸塑无菌包装材料在包装前杀菌之用。用于工业污水、污泥处理,是生态业理想的污染控制剂。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可作为火箭燃料和氧源。 | |
【用途六】氧化剂,漂白剂,点滴分析测定钙、钴、铜、锰、钛、钒、铵及铬酸银,有机合成。 | |
【参考质量标准二】FCC,1992 ▼ ▲ 含量/% 30~50 酸度(以H2SO4计)/% ≤0.03 不挥发残渣/% ≤0.006 磷酸盐(以PO4 3-)/% ≤0.005 砷(As)/% ≤0.0003 重金属(Pb)/% ≤0.001 铁/% ≤0.00005 锡/% ≤0.001 | |
【参考质量标准三】国家标准 GB1616-88 ▼ ▲ 指标名称 指标 27.5%过氧化氢 35%过氧化氢 50%过氧化氢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过氧化氢(H2O2)/%≥ 27.5 27.5 27.5 35.0 35.0 35.0 50.0 50.0 50.0 游离酸(以H2SO4计)/%≤ 0.04 0.05 0.08 0.04 0.05 0.08 0.04 0.06 0.12 不挥发物/%≤ 0.08 0.10 0.18 0.10 0.18 0.08 0.12 0.24 稳定度/%≥ 97.0 97.0 93.0 97.0 97.0 93.0 97.0 97.0 93.0 | |
【参考质量标准一】FAO/WHO,1992;CXAS/1989 ▼ ▲ 含量 由销售者规定(一般为30%~50%) 酸度(以H2SO4计) ≤0.03% 不挥发残渣 ≤60mg/kg 磷酸盐(以PO 4 3ˉ计) ≤50mg/kg 砷(以As计) ≤3mg/kg 重金属(以Pb计) ≤10mg/kg 铁 40.5mg/kg 锡 ≤10mg/kg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n,C,O | |
【危险类别码 】R22-R41-R37/38-R34-R20/22-R8 | |
【安全说明 】S26-S39-S45-S36/37/39-S28A-S17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014 5.1/PG 2 | |
【WGK Germany 】1 | |
【RTECS 】MX0899500 | |
【RTECS号】MX0899500 | |
【TSCA 】Yes | |
【HazardClass 】5.1 | |
【危险等级】5.1 | |
【PackingGroup 】II | |
【包装类别】II | |
【海关编码】28470000 | |
【毒害物质数据】7722-84-1(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电解法(过硫酸铵法)硫酸铵溶液经电解生成过硫酸铵,由阳极室流出,含量约为180~240g/L,经贮槽供水解用。在减压下,过硫酸铵溶液进入水解蒸馏器进行水解蒸馏。过氧化氢随蒸汽及酸雾蒸出,经分离器除去酸雾,再于蒸馏塔中精馏,从塔底得到过氧化氢(控制浓度27.5%)。(NH4)2S2O8+2H2O→2NH4HSO4+H2O2蒽醌法以氢化萜松醇和苯(体积比1:1)为溶剂的工作液,含有2-乙基蒽醌100~110g/L和四氢2-乙基蒽醌70~80g/L,由定量泵送入装有镍催化剂的反应釜。在压力0.2~0.3kPa和温度50~60℃下连续通氢气氢化控制氢化度50%。氢化液经过滤,于顶部进入氧化塔,在40~50℃下与氧气进行逆流氧化。氧化液用水进行逆流萃取,得浓度为27.5%~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再用苯萃取净化的成品。 | |
【方法二】电解法有过硫酸铵法、过硫酸钾法和过硫酸法三种。工业上主要采用过硫酸铵法,该法具有电流效率高、工艺流程短、电耗低等优点。过硫酸铵法电解硫酸氢铵水溶液,生成含量为180~240 g/L的过硫酸铵,在减压下进行水解,蒸馏,浓缩分离,除去酸雾,然后经精馏,制得过氧化氢,控制过氧化氢成品浓度为27.5%。其2NH4HSO4→(NH4)2S2O8+H2↑(NIK4)2S2O8+2H2O→2NH4HSO4+H2O2有机法有蒽醌法和异丙醇法两种。蒽醌法技术成熟,目前国内外基本上采用该法。异丙醇法在我国曾进行过试验,但未实现工业化。蒽醌法烷基蒽醌(二乙基蒽醌)与有机溶剂(氢化萜松醇、磷酸三辛酯和重芳烃)配制成工作溶液,在压力为3.03×105 Pa、温度为55~65℃、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入氢气进行氢化,再在40~44℃下与空气(或氧气)进行逆流氧化,经萃取、净化制得过氧化氢成品。其主要化学异丙醇法以异丙醇为原料,以过氧化氢或其他过氧化物为引发剂,用空气(或氧气)进行液相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和丙酮,经蒸发,使过氧化氢同有机物及水分分离,再经有机溶剂萃取净化,即得过氧化氢成品。此法同时可副产丙酮。其(CH3)2CHOH+O2→CH3COCH3+H2O2 | |
【方法三】蒽醌法以2-乙基蒽醌和四氢-2-乙基蒽醌为载体(二者质量比为15︰85),以重芳烃氢化萜松醇,磷酸三辛酯为溶剂配成工作液(蒽醌含量为100~120g/L)。在60~75℃,0.2~0.3MPa下以兰尼镍为催化剂与氢气进行加成反应,使蒽醌氢化,氢化后得到氢化蒽醌称为氢化液。将氢化液用泵打入氧化塔内,在0.3MPa下于40~44℃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得到过氧化氢。用水吸收过氧化氢得双氧水。经净化塔处理净化及空气吹扫得到含量不低于27.5%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