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盐酸利多卡因 |
|
【英文名称】 2-DIETHYLAMINO-N-(2'6'-DIMETHYLPHENYL)ACETAMIDE HCL 2-DIETHYLAMINO-N-[2,6-DIMETHYLPHENYL]ACETAMIDE HCL 2-DIETHYLAMINO-N-[2,6-DIMETHYLPHENYL]ACETAMIDE HYDROCHLORIDE A-(DIETHYLAMINO)-2 6-DIMETHYLACETANILIDE HYDROCHLORIDE ALPHA-(DIETHYLAMINO)-2',6'-ACETOXYLIDIDE HYDROCHLORIDE LIDOCAINE HCL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LIGNOCAINE HYDROCHLORIDE 2-(diethylamino)-n-(2,6-dimethylphenyl)-acetamidmonohydrochloride 2-diethylamino-2’,6’-acetoxylididehydrochloride 6’-acetoxylidide,2-(diethylamino)-2hydrochloride 6’-acetoxylidide,2-(diethylamino)-2monohydrochloride Acetamide,2-(diethylamino)-N-(2,6-diethylphenyl)-,monohydrochloride Acetamide,2-(diethylamino)-N-(2,6-dimethylphenyl)-,monohydrochloride alpha-diethylamino-2,6-acetoxylidinehydrochloride anestaconhydrochloride duncainehydrochloride gravocainhydrochloride isicainehydrochloride leostesinhydrochloride |
|
【CAS】 73-78-9 |
|
【中文名称】 N-(2,6-二甲苯基)-2-(二乙氨基)乙酰胺盐酸盐 盐酸利多卡因 2-二乙氨基-N-2,6-二甲苯基乙酰胺氮盐酸盐 克拉维酸锂 盐酸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盐酸盐 |
|
【EINECS 编号】 200-803-8 |
|
【分子式】 C14H23ClN2O |
|
【MDL 编号】 MFCD00034865 |
|
【分子量】 270.8 |
|
【MOL 文件】 73-78-9.mol |
物理化学性质 | |
【熔点 】80-82°C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局部麻醉药,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各种麻醉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3249 | |
【危险等级】6.1(b) | |
【包装类别】III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二乙胺-->氯乙酰氯-->2,6-二甲基苯胺 | |
【下游产品】利多卡因 |
常见问题列表 | |
【理化性质】白色结晶,无臭、味微苦而麻。极易溶于水、乙醇和有机溶剂,但不溶于乙醚。水溶液在酸、碱情况下不分解,反复高压灭菌很少变质。 | |
【局麻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盐酸利多卡因为局麻药和抗心律失常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包括在胸腔镜检查或腹腔手术时作黏膜麻醉用)及神经传导阻滞。也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还可用于洋地黄类中毒、心脏外科手术及心导管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但对室上性心律失常通常无效。 盐酸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血液吸收后或静脉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和抑制双相作用,且可无先驱的兴奋,血药浓度较低时,出现镇痛和嗜睡、痛阈提高;随着剂量加大,作用或毒性增强,亚中毒血药浓度时有抗惊厥作用;当血药浓度超过5μg·ml-1可发生惊厥。盐酸利多卡因在低剂量时,可促进心肌细胞内K+外流,降低心肌的自律性,而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对心肌细胞的电活动、房室传导和心肌的收缩无明显影响;血药浓度进一步升高,可引起心脏传导速度减慢,房室传导阻滞,抑制心肌收缩力和使心排血量下降。 | |
【作用与用途】盐酸利多卡因具有穿透性强、弥散性强、起效快的特点,麻醉效能2倍与普鲁卡因,而毒性为1。用药后5分钟即可出现麻醉作用,麻醉作用可持续1~1.5小时,比普鲁卡因长50%。吸收后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并能抑制心室自律性,缩短不应期,可用作控制室性心动过速,治疗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症状。对心脏本身疾患或强心苷所引起的心律失常都有效,对室上性心动过速则效果不佳。本品作用快,持续时间短,口服无效,常作为静脉注射给药。 | |
【适应证】盐酸利多卡因为中效酰胺类局麻药。用作局部麻醉药及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 (1)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包括在胸腔镜检查或腹腔手术时作黏膜麻醉用)及神经传导阻滞。 (2)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及洋地黄类中毒、心脏外科手术、心导管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但对室上性心律失常通常无效。 | |
【用法与用量】表面麻醉用2%~5%溶液。浸润麻醉用0.25%~0.5%溶液。传导麻醉用2%盐酸利多卡溶液,每个注射点,马、牛8~12毫升,羊3~4毫升。硬膜外麻醉2%溶液,马、牛8~12毫升,犬、猫每公斤体重0.22毫升。皮下注射用2%溶液,极量,猪、羊80毫升,马、牛400毫升,犬25毫升,猫8.5毫升。 治疗心律失常,静脉注射: 每公斤体重犬初剂量2~4毫克,接着以每分钟25~75微克静脉滴注,猫初剂量250~500微克,接着以每分钟20微克静脉滴注。 | |
【不良反应】盐酸利多卡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6.3%。多数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不良反应有嗜睡、头晕、眩晕、恶心、呕吐、倦怠、欣快感、精神错乱、肌肉抽搐、惊厥、视力模糊、神志不清和呼吸困难等,大剂量可产生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脏停搏,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压下降等。血药中盐酸利多卡因浓度过高,可引起心房传导速度减慢、房室传导阻滞(A-V-B)以及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下降。少数有过敏反应如红斑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 |
【药物相互作用】(1)西咪替丁、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利多卡因经肝脏代谢,使其血浓度增加,可发生心脏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应调整盐酸利多卡因剂量。 (2)巴比妥类药物可促进盐酸利多卡因代谢,两药合用可引起心动过缓,窦性停搏。 (3)与普鲁卡因胺合用,可产生一过性谵妄及幻觉,但不影响本品血药浓度。 (4)异丙基肾上腺素因增加肝血流量,可使本品的总清除率升高;去甲肾上腺素因减少肝血流量,可使盐酸利多卡因总清除率下降。 (5)与下列药品有配伍禁忌:苯巴比妥,硫喷妥钠,硝普钠,甘露醇,两性霉素B,氨苄西林,磺胺嘧啶。 | |
【注意事项】(1)对其他局麻药过敏者,可能对盐酸利多卡因也过敏。 (2)下述情况慎用:妊娠期、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肝血流量减低、肝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肌受损、低血容量及休克等患者。 (3)严格掌握浓度和用药总量,超量可引起惊厥及心脏骤停;其体内代谢较普鲁卡因慢,有蓄积作用,可引起中毒而发生惊厥。 (4)老年人用药应根据需要和耐受程度调整剂量,70岁以上者剂量应减半。 (5)麻醉时防止误入血管,预防局麻药中毒。 (6)治疗心律失常时应注意监测血压、心电图,并备有抢救设备;心电图P-R间期延长或QRS波增宽,出现其他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加重者应立即停药。 (7)麻醉时心电图P-R间期延长或QRS波增宽,出现其他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加重者应立即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