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中文】 2-溴苯胺 |
|
| 【英文名称】 1-Amino-2-bromobenzene 2-BROMOANILINE 2-bromobenzenamine AKOS BBS-00003650 BROMOANILINE(2-) O-BROMOANILINE o-Chloroaceto-N-acetanilide 2-bromo-benzenamin Aniline, o-bromo- Benzenamine,2-bromo- o-Aminobromobenzene 2-Bromoanilines o-Bromoaniline 2-Bromoaniline 2-BROMOANILINE 99% 2-Bromoaniline,~98% 2-BROMO ANILINE FOR SYNTHESIS 2-Bromobenzeneamine ORTHO-BROMOANILINE 2-Bromo-phenylamine 2-Amino-1-bromobenzene |
|
| 【CAS】 615-36-1 |
|
| 【中文名称】 2-氯乙酰-N-乙酰苯胺 2-溴苯胺 邻氯乙酰-N-乙酰苯胺 邻溴苯胺 1-氨基-2-溴苯 邻氨基溴化苯 2-溴苯胺,98% 鄰溴苯胺 |
|
| 【EINECS 编号】 210-421-3 |
|
| 【分子式】 C6H6BrN |
|
| 【MDL 编号】 MFCD00007632 |
|
| 【分子量】 172.02 |
|
| 【MOL 文件】 615-36-1.mol |
|
| 常见问题列表 | |
| 【简介】邻溴苯胺白色针状结晶。分子量172.03。熔点32℃。沸点229℃。相对密度1.578(20/4℃)。折射率1.6113。溶于醇和醚,不溶于水。用于有机合成中间体。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溴化、还原而得。 | |
| 【应用】邻溴苯胺可作为染料原料,如偶氮染料、喹啉染料等,医药及有机合成中间体。邻溴苯胺可用作医药合成中间体。目前工业生产邻溴苯胺的方法还是比较传统的方式,这种传统的生产方法中存在收率低、纯度不高污染严重等问题,且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难以符合人类的需求。 | |
| 【合成方法】邻溴苯胺、间溴苯胺和对溴苯胺是溴苯胺的3种异构体,三者均有毒,其毒性较氯苯胺类更严重,均可经皮吸收,具有溶血性,能引起膀胱癌。 主要用于染料原料,如偶氮染料、喹唑啉染料等。与甘油、浓硫酸及邻溴硝基苯加热制得8-溴喹啉。 3种异构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1,以相应的硝基苯胺为原料,在硫酸中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重氮盐,再在溴化亚铜的作用下,与氢溴酸反应,生成硝基溴苯,进一步在氢溴酸中用铁粉还原;可制得上述3种异构体。 2,以苯为原料,在铁粉的作用下,与溴反应,生成溴苯,再与混酸(硫酸和硝酸的混合物) 反应,生成邻硝基溴苯及对硝基溴苯(其中邻位占35%,对位占65%),使二者分离,再按方法一制备,可制得邻溴苯胺及对溴苯胺。 3,以对溴乙酰苯胺为原料,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蒸气回流,可制得对溴苯胺。 | |
| 物理化学性质 | |
| 【外观性质】黄色结晶。 | |
|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 |
| 【熔点 】29 °C | |
| 【沸点 】229 °C(lit.) | |
| 【密度 】1.578 | |
| 【折射率 】1.617-1.619 | |
| 【闪点 】>230 °F | |
| 【储存条件 】2-8°C | |
| 应用领域 | |
| 【用途一】有机合成中间体。 | |
| 安全数据 | |
| 【危险品标志 】T,Xn | |
| 【危险类别码 】R23/24/25-R33-R52/53-R36/37/38-R20/21/22 | |
| 【安全说明 】S36/37-S45-S61-S36/37/39-S26 |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 6.1/PG 3 | |
| 【WGK Germany 】3 | |
| 【F 】8-23 | |
| 【Hazard Note 】Toxic | |
| 【危险等级】6.1 | |
| 【包装类别】III | |
| 【海关编码】29214210 | |
| 制备方法 | |
| 【方法一】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溴化、还原而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