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丁二酸酐 |
|
【英文名称】 2,5-DIKETOTETRAHYDROFURAN 2,5-DIOXOTETRAHYDROFURAN 2,5-FURANDIONE, DIHYDRO AKOS BBS-00004273 AURORA KA-669 BUTANEDIOIC ACID ANHYDRIDE BUTANEDIOIC ANHYDRIDE Dihydro-2,5-diketotetrahydrofuran DIHYDRO-2,5-FURANDIONE SAA SAN SUCCINIC ACID ANDHYDRIDE SUCCINIC ACID ANHYDRIDE SUCCINIC ANHYDRIDE SUCCINYL OXIDE Tetrahydro-2,5-dioxofuran 2,5(3H,4H)-Furandione 5-Furandione,dihydro-2 bernsteinsaureanhydrid Bernsteinsaure-anhydrid |
|
【CAS】 108-30-5 |
|
【中文名称】 丁二酸酐 二氢-2,5-呋喃二酮 琥珀酸酐 2,5-四氢呋喃二酮 琥珀酐 四氢呋喃-2,5-二酮 琥珀酸酣 琥珀酸酐/丁二酸酐 丁二酸酐 SUCCINIC ANHYDRIDE 丁二酸酐:琥珀酸酐 |
|
【EINECS 编号】 203-570-0 |
|
【分子式】 C4H4O3 |
|
【MDL 编号】 MFCD00005525 |
|
【分子量】 100.07 |
|
【MOL 文件】 108-30-5.mol |
|
【所属类别二】 农药中间体: 杀菌剂中间体: 酰胺类杀菌剂 |
|
【所属类别一】 食品添加剂: 酸度调节剂(PH调节剂): 酸化剂(酸味剂)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状】常温下为白色正交锥形和双锥形结晶。稍有刺激性气味。 不溶于水和乙醚,溶于氯仿。 | |
【溶解性】不溶于水和乙醚,溶于氯仿。 | |
【熔点 】118-120 °C(lit.) | |
【沸点 】261 °C(lit.) | |
【密度 】1,572 g/cm3 | |
【蒸气密度】3.5 (vs air) | |
【蒸气压】1 mm Hg ( 92 °C) | |
【闪点 】157°C | |
【储存条件 】Store at 0-5°C | |
【水溶解性 】<0.1 g/100 mL at 21 ºC (decomposes) | |
【敏感性 】Moisture Sensitive | |
【Merck 】14,8870 | |
【BRN 】108441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用于制造医药、增塑剂和粘合剂等 | |
【用途二】用作分析试剂,也用于制药工业及酯类树脂的合成 | |
【用途三】用于有机合成,是涂料用醇酸树脂、粘合树脂和蒽醌染料的原料,医药上用于生产维生素A和磺胺类药等 | |
【用途四】丁二酸酐是杀菌剂菌核净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丁酰肼的中间体。 | |
【用途五】是涂料、医药、合成树脂和染料的原料。由其制造的涂料具有耐曲挠性和抗水性,医药上用其生产维生素A和磺胺药等。农药上可用于生产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丁二酸酐及其衍生物可用作烯烃聚合催化剂、酯类高分子缩合物的交联剂、高聚物的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也用作油田助剂。丁二酸酐还可生产增塑剂。在国防系统也有较多用途。 | |
【用途六】是涂料、医药、合成树脂和染料的原料。医药上用其生产维生素A和磺胺药等。农药上可用于生产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丁二酸酐还可生产增塑剂。在国防系统也有较多用途。 | |
【参考质量标准】 ▼ ▲ 中国企标 外观 白色透明薄片 熔点 118.3℃ 总酸度(OT-3) ≥99.5% 不饱和物 ≤0.5% 氯化物(以C1计,GT-8) ≤0.15% 5%水溶液浊度 ≤10号 硫酸盐(以SO4 2-计,GT-30) ≤0.04% 重金属(以Pb计,GT-16) ≤20mg/kg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i,Xn | |
【危险类别码 】R36/37-R22 | |
【安全说明 】S25 | |
【WGK Germany 】1 | |
【RTECS 】WN0875000 | |
【F 】21 | |
【海关编码】2917199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其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1)顺酐催化加氢法以顺酐为原料,在钯/氧化铝催化下于160℃、5.88 MPa压力下,经加氢得产品,也可用铜的钼酸盐为催化剂,以1,4-二氧六环作溶剂,于120~160℃、20.26 MPa压力下加氢得到产品。丁二酸在普通精馏设备中在260℃左右脱水得产品,也可用化学脱水剂如乙酐、氯化亚砜、五氧化二磷等脱水,或用丁二酸加入一定量的四氢萘和甲苯,在200~212℃加热进行脱水得产品。 | |
【方法二】1.顺酐直接催化加氢法顺酐在钯-氧化铝(或铜的钼酸盐)催化剂存在下,于160℃、5.8MPa下加氢可制得丁二酸酐。转化率为98.8%。丁二酸酐的选择性为100%。2.丁二酸脱水法丁二酸加热到260℃以上,或加入一定量的四氢萘和甲苯,同时加热到200℃以上,即可脱水生成丁二酸酐。制得的丁二酸酐含量和收率均在90%左右。丁二酸的脱水过程,也可在脱水剂乙酐、五氧化二磷、三氯氧磷等存在下进行。例如,将丁二酸和三氯氧磷加热回流,使氯化氢气体逸尽,然后减压蒸馏,收集160-165℃(5.33kPa)馏分,冷却后即得白色块状的丁二酸酐。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三氯氧磷-->1,4-二氧六环-->氢气-->氧化铝-->马来酸酐-->丁二酸-->脱水剂-->1,2,3,4-四氢萘-->钼酸盐 | |
【下游产品】γ-丁内酯-->4-氯苯丁酮-->4-(4-甲氧基苯基)丁酸-->S-烯丙醇酮-->4-(2-噻嗯基)丁酸-->衣康酸-->1-芘丁酸-->N-羟基丁二酰亚胺-->3-(2-噻吩甲基)丙酸-->4-(4-氨基苯基)丁酸-->丁二酸单甲酯(琥珀酸单甲酯)-->伊马咪啶-->癸二酸二乙酯-->丁酰胺酸-->3-(4-氯苯甲酰)丙酸-->琥乙红霉素-->丁酰肼-->3-(4-氟苯甲酰)丙酸-->曲匹布通-->3-(4-甲氧基苯甲酰基)丙酸-->3-苯丙烯溴酸酯-->芬布芬-->哒菌清-->青蒿琥酯-->丁二酸单乙酯酰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