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中文】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
| 【英文名称】 (1-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ETAB CETRAMIDE CETRIMIDE CETRIMIDE PER USP CETRIMONIUM BROMIDE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TAB CTABR 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N-CETYL-N,N,N-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N-HEXADECYL-N,N,N-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N-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N,N,N-TRIMETHYLTETRADECYLAMMONIUM BROMIDE PALMI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TIMTEC-BB SBB008910 TRIMETHYLHEXADECYL-AMMONIUM BROMIDE 1-Hexadecanaminium,N,N,N-trimethyl-,bromide acetoquatctab ammonium,hexadecyltrimethyl-,bromide |
|
| 【CAS】 57-09-0 |
|
| 【中文名称】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N,N,N-三甲基-1-十六烷基溴化铵 鲸熔三甲基溴化铵 阳性皂 鲸蜡烷三甲基溴化铵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西曲溴铵 溴棕三甲胺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溴化物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CTMAB 三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 溴棕三甲基铵 澳化三甲氨基十六脂 溴化三甲氨基十六脂 溴化三甲胺 鯨蠟基溴化三甲胺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 (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
| 【EINECS 编号】 200-311-3 |
|
| 【分子式】 C19H42BrN |
|
| 【MDL 编号】 MFCD00011772 |
|
| 【分子量】 364.45 |
|
| 【MOL 文件】 57-09-0.mol |
|
| 物理化学性质 | |
| 【外观性状】外观呈白色或浅黄色结晶体至粉末状,易溶于异丙醇,可溶于水,震荡时产生大量泡沫,能与阳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 | |
| 【熔点 】248-251 °C(lit.) | |
| 【闪点 】244 °C | |
|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 | |
| 【溶解度 】H2O: 50 mg/mL | |
| 【form 】powder | |
| 【color 】white | |
| 【水溶解性 】13 g/L (20 ºC) | |
| 【敏感性 】Hygroscopic | |
| 【Merck 】14,2025 | |
| 【检测方法】T,NMR | |
| 【BRN 】3598189 | |
| 应用领域 | |
| 【用途一】具有优良的渗透、柔化、乳化、抗静电、生物降解性及杀菌等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耐热、耐光、耐压、耐强酸强碱。用作天然、合成橡胶、硅油和沥青乳化剂;合成纤维、天然纤维和玻璃纤维的抗静电剂、柔软剂;护发素的调理剂。 | |
| 【用途二】用作肠内葡萄糖吸收抑制剂、表面活性剂 | |
| 【用途三】用作护发素、柔软剂、杀菌剂、乳化剂、絮凝剂等 | |
| 【用途四】本品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用作杀菌剂,配制含漱水、消毒剂、肠内葡萄吸收抑制剂。亦可作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测定试剂。 | |
| 【用途五】用于有机合成,也可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作杀菌剂,配制含漱剂、消毒剂,肠内葡萄糖吸收抑制剂。该品也是常用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试剂。 | |
| 【用途六】催化剂,乳化剂,消毒剂,杀菌基,抗静电剂等。比色测定或光度测定锑和锡。肠内葡萄糖吸收抑制剂。芳烃还原和烯环氧化时的相转移催化剂。表面活性剂。杀菌剂。消毒剂。 | |
| 安全数据 | |
| 【危险品标志 】Xn,N | |
| 【危险类别码 】R22-R37/38-R41-R50-R50/53-R36/37/38 | |
| 【安全说明 】S26-S39-S61-S37/39 |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077 9/PG 3 | |
| 【WGK Germany 】3 | |
| 【RTECS 】BQ7875000 | |
| 【F 】3 | |
| 【危险等级】9 | |
| 【包装类别】III | |
| 【海关编码】29239000 | |
| 制备方法 | |
| 【方法一】将三甲胺水溶液投入汽化釜中,加热至沸,产生的三甲胺气体经干燥后用丙酮吸收,在吸收塔中生成三甲胺丙酮溶液,使其进入季铵化釜。然后在搅拌下滴加溴代十六烷,二者摩尔比为1.10︰1。滴加过程中保温30~40℃,滴毕后再保温搅拌1 h。冷却结晶,得粗品,用丙酮洗涤,甩干,干燥得产品。 | |
| 【方法二】由十六醇经溴素溴化后与三甲胺反应生成季铵盐。 | |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 【上游原料】Government regulation-->三甲胺-->1-十六烷醇-->溴代十六烷-->胺丙酮 | |
| 【下游产品】二苯基乙炔-->精吡氟禾草灵-->1-[(3-吡啶)甲基]哌嗪-->交联壳聚糖缩水杨醛螯合树脂-->亮氨酸氨肽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