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CAS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胜蓝动态>常用CAS信息
全部 36002 常用CAS信息 32273 危险化学品 3727

141-32-2

时间:2020-12-14   访问量:1062
基本信息
【中文】

丙烯酸正丁酯
【英文名称】

ACRYLIC ACID TERT-BUTYL ESTER
TBA
T-BUTYL ACRYLATE
TERT-BUTYL ACRYLATE
TERTIARY-BUTYL ACRYLATE
1-butylacrylate
acrylatedebutyle
Butylacrylate, inhibited
Butylester kyseliny akrylove
butylesterkyselinyakrylove
n-Butyl propenoate
propenoicacid,butylester
Butyl acrylate, stabilized with 20 ppm MEHQ
Propenoic acid n-butyl ester
Acryl acid butylester
#nn-Butyl acrylate
BUTYL ACRYLATE, STAB.
BUTYL ACRYLATE, 99+%
BUTYL ACRYLATE, STANDARD FOR GC
ButylAcrylateForSynthesis
【CAS】

141-32-2
【中文名称】

丙烯酸叔丁酯
2-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正)丁酯
丙烯酸丁酯(BA)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丁酯 107-01 [3]須冷藏
正丁基丙烯酸酯
丙烯酸丁脂(化学纯) N-BUTYL ACRYLATE
正丁基丙烯酸酯, 98+%, STAB. WITH 50PPM 4-METHOXYPHENOL
【EINECS 编号】

216-768-7
【分子式】

C7H12O2
【MDL 编号】

MFCD00008809
【分子量】

128.17
【MOL 文件】

141-32-2.mol
常见问题列表
【概述】丙烯酸丁酯主要用于制作纤维、橡胶、塑料的高分子单体。有机工业用于制造黏合剂、乳化剂和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造纸工业用于制造纸张增强剂。涂料工业用于制造丙烯酸酯涂料。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是丙烯酸酯类中最重要的品种,现有连续性生产工 艺中,直接酯化法制丙烯酸丁酯为现阶段国际上的主要生产方法,其主要工艺流程为:原料 丙烯酸和正丁醇在二个串联反应器内进行酯化反应,采用有机酸作催化剂,且采取边反应 边脱水的方法,以使可逆的酯化平衡反应尽量向丁酯生成方向进行。
【应用】丙烯酸丁酯系通用丙烯酸酯中应用较活跃的品种,是反应性强的软单体,可与多种硬单体(羟烷基、缩水甘油基、甲基酰胺)产生交联、共聚与接校,形成乳液,水溶共聚等多种聚合物,并能制备塑性与交联型聚合物 从而得到在粘性、硬度、耐久性,玻璃化温度等特征不同的众多产品。丙烯酸丁酯是应用耗量高的重要中间体,在涂料纺织胶牯剂塑料合成纤维、洗涤剂、高吸水性材料,化工助剂(分散、絮凝、增稠等)、合成橡胶等行业使用极广泛.尤其做MMA及MBS树脂改性剂在国外倍受注目。
【制备】一种丙烯酸丁酯粗产品的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萃取:以水作萃取剂,将酯化反应得到的丙烯酸丁酯粗产品与萃取剂进行连续 逆流萃取;丙烯酸丁酯粗产品中的有机酸催化剂进入水相,丙烯酸丁酯及副产物进入萃余 有机相,分离,萃余有机相连续地进入静态混合器; 2)混合及中和:液碱连续地进入静态混合器,与萃余有机相连续充分混合,进行中 和反应,除去副产物中的有机酸类物质,得到反应混合物料,pH为9~12; 3)洗涤、回收:步骤2)中的反应混合物料进入洗涤塔,进行洗涤,反应混合物料中 的丙烯酸丁酯及除去有机酸类物质的副产物从洗涤塔上部流出,中和反应产生的盐及溶于 水的杂质从洗涤塔塔底流出,回收塔底液中的有机成分; 4)分离、提纯:丙烯酸丁酯及除去有机酸类物质的副产物经过蒸馏,脱除其中的轻组分及重组分,得到丙烯酸丁酯产品。
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性质】无色液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
【熔点 】-69 °C
【沸点 】61-63 °C60 mm Hg(lit.)
【密度 】0.894 g/mL at 25 °C(lit.)
【蒸气密度】>1 (vs air)
【蒸气压】3.3 mm Hg ( 20 °C)
【折射率 】n 20/D 1.410(lit.)
【闪点 】63 °F
【储存条件 】Flammables area
【水溶解性 】1.4 g/L (20 ºC)
【Merck 】14,1539
【BRN 】1749970
应用领域
【用途一】用作聚合物和树脂的单体及有机合成中间体
【用途二】主要用于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涂料、胶粘剂等
【用途三】丙烯酸及其酯类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将丙烯酸酯类聚合成聚合物或共聚物。丙烯酸丁酯(以及甲酯、乙酯、2-乙基己酯)属于软单体,可以与各种硬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乙酸乙烯等,及官能性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羟丙酯、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酰胺及基衍生物等进行共聚、交联、接枝等,作成200-700多种丙烯酸类树脂产品(主要是乳液型,溶剂型及水溶型的),广泛用作涂料、胶粘剂、腈纶纤维改性、塑料改性、纤维及织物加工、纸张处理剂、皮革加工以及丙烯酸类橡胶等许多方面。
【用途四】1、可聚合单体,用于软性聚合物,在共聚物中起内增塑作用。供制备涂料、纺织、造纸、皮革、建筑粘合剂等工业用的各种树脂。2、有机合成。
安全数据
【危险品标志 】F,Xn,Xi
【危险类别码 】R11-R20/21/22-R37/38-R43-R52/53-R36/37/38-R10
【安全说明 】S16-S25-S37-S61-S9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993 3/PG 2
【WGK Germany 】2
【RTECS 】UD3150000
【F 】10
【危险等级】3
【包装类别】III
【海关编码】29161230
制备方法
【方法一】丙烯酸酯的生产方法有丙烯腈水解法,β-丙内酯法、雷佩法和改良雷佩法、氰乙醇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1.氰乙醇法 以氯乙醇和氰化钠为原料,反应生成氰乙醇、氰乙醇在硫酸存在下水解生成丙烯酸。2.丙烯腈水解法 由于丙烯腈来源丰富,便发展了用丙烯腈作原料生产丙烯酸酯的方法。现已工业化的方法有Societe Ugine法和Standard Oil Co(O-hio)法。将丙烯腈与硫酸一起加热到90℃,使丙烯腈水解成丙烯酰胺的硫酸盐,硫酸盐进一步酯化生成丙烯酸酯。近年有专利报道,以丙烯腈为原料,采用一步法生产,酯的收率可达95%。3.β-丙内酯法 以乙酸(或丙酮)为原料,磷酸三乙酯为催化剂,在625-730℃下裂解生成乙烯酮。然后与无水甲醋在AICI3或BF3催化剂存在下,在25℃进行气相反应,生成β-丙内酯:如目的产物是丙烯酸,则将丙内酯与热的100%磷酸接触,便异构成丙烯酸;若目的产物是丙烯酸酯,则粗丙内酯可不经提纯,直接与相应的醇及硫酸反应。4.雷佩法和改良雷佩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Reppe在研究工作中发现了两种方法使乙炔、一氧化碳与水或醇反应合成丙烯酸或丙烯酯。即“化学计量法”和“催化法”,后来经过发展成为Rohm&Hass公司在生产中采用的改进的雷佩法和Dow-Badiche公司采用的高压雷佩法。(1)化学计量法 此方法是使乙炔、羰基镍(提供一氧化碳)与水或醇在比较温和条件下(40℃,0.101MPa)反应,生成丙烯酸或丙烯酸酯:(2)催化法 乙炔、一氧化碳、醇在羰基镍催化剂存在下,于150℃、1.50-3MPa下进行反应制得丙烯酸酯:(3)改良雷佩法 此法是上述两法的结合,在化学计量法反应开始后,通入一氧化碳和乙炔,反应即可连续进行,反应所需的一氧化碳有80%可用气体一氧化碳,而羰基镍只需提供20%。(4)高压雷佩法 此法的特点是用四氢呋喃为溶剂,将反应所需的乙炔先溶解在四氢呋喃中,这样可减少高压处理乙炔的危险,同时不用羰基镍,只需用镍盐作催化剂,在200-225℃和8.11-10.13MPa下进行反应。(5)丙烯直接氧化法 丙烯气相空气催化氧化法是生产丙烯酸及其酯类的最新方法。原料消耗定额:丙烯酸770kg/t、正丁醇610kg/t。用途:丙烯酸及其酯类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将丙烯酸酯类聚合成聚合物或共聚物。丙烯酸丁酯(以及甲酯、乙酯、2-乙基己酯)属于软单体,可以与各种硬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乙酸乙烯等,及官能性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羟丙酯、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酰胺及基衍生物等进行共聚、交联、接枝等,作成200-700多种丙烯酸类树脂产品(主要是乳液型,溶剂型及水溶型的),广泛用作涂料、胶粘剂、腈纶纤维改性、塑料改性、纤维及织物加工、纸张处理剂、皮革加工以及丙烯酸类橡胶等许多方面。
© 2012. 山东胜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胜蓝® SAMELABS®是山东胜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未经许可严禁使用。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423号


鲁ICP备20029643号-3
Chemical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