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N,N-二甲基胍硫酸盐 |
|
【英文名称】 1,1-DIMETHYLGUANIDINE HEMISULFATE SALT 1,1-DIMETHYLGUANIDINE SULFATE 1,1-DIMETHYL GUANIDINIUM SULFATE N,N-DIMETHYLGUANIDINE SULFATE N,N-DIMETHYLGUANIDINE SULFATE (2:1) n,n-dimethyl-guanidinsulfate(2:1) 1,1-dimethylguanidinium sulphate (2:1) 1,1-DIMETHYLGUANIDINE HEMISULFATE N,N-DIMETHYL GUANIDINE H2SO4 N,N-DIMETHYLGUANIDINESULPHATE 1,1-Dimethylguanidine sulfate salt 1,1-Dimethylguanidine·sulfuric acid |
|
【CAS】 598-65-2 |
|
【中文名称】 N,N-二甲基胍硫酸盐 1-二甲基胍硫酸盐 N,N-甲基胍硫酸盐 |
|
【EINECS 编号】 209-946-0 |
|
【分子式】 C6H20N6O4S |
|
【MDL 编号】 MFCD00013131 |
|
【分子量】 272.33 |
|
【MOL 文件】 598-65-2.mol |
|
【所属类别二】 农药中间体: 杀虫剂中间体: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
|
【所属类别一】 农药中间体: 杀菌剂中间体: 其他类杀菌剂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状固体,m.p.285~288℃,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在达到熔点时分解。 | |
【熔点 】300 °C (dec.)(lit.)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1,1-二甲基胍硫酸盐是杀菌剂二甲嘧酚和杀虫剂抗蚜威的中间体。 | |
【用途二】N,N-二甲基胍硫酸盐是合成农药抗蚜威的中间体。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i |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
【安全说明 】S26-S36 | |
【WGK Germany 】3 | |
【F 】3-10 | |
【海关编码】2925290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其制备方法是将S-甲基异硫脲硫酸盐分散于冷水中,慢慢加入33%二甲基胺水溶液并不断搅拌,反应完全后,溶液在减压下浓缩,至有结晶析出为止,冷却到0℃过滤得结晶,母液再浓缩又可得到结晶,合并结晶,用甲醇洗涤、干燥即得成品。此外也可以用氰胺与二甲胺反应,生成1,1-二甲基胍硫酸盐。反应式见图: | |
【方法二】N,N-二甲基胍硫酸盐是由石灰氮为原料合成的。CaCN2+H2O→NH2CN+Ca(OH)2在反应釜中预先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在搅拌下分批加入石灰氮,反应自行放热,加毕,搅拌30~45min后迅速过滤,滤渣用清水洗涤,抽干,滤渣送三废处理。将上述所得滤液打入另一个脱钙釜中,搅拌下滴加浓硫酸脱钙,当pH值达到2~3后即可在搅拌下出料过滤,滤渣用清水冲洗2次,弃去滤渣。将脱钙后的氰胺溶液放入成盐釜中,在搅拌下加入40%二甲胺水溶液,然后缓慢升温回流,4h后减压脱水,当收集到一定量的水后,反应釜中出现结晶,即可停止加热,冷却至0~5℃,冷却1.5~2h后离心过滤,即得N,N-二甲基胍硫酸盐,干燥备用。也有以尿素或由硫脲来制备N,N-二基胍硫酸盐。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一甲胺-->S-甲基异硫脲硫酸盐-->氰氨化钙-->DimethylamineE | |
【下游产品】2-二甲基氨基嘧啶-5-甲酸-->抗蚜威-->二甲嘧酚-->2-二甲胺基-4-羟基-5,6-二甲基嘧啶-->N-乙基硫酸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