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索他洛尔 |
|
【英文名称】 OTALOL Sotolol SORBITOL dl-sotalol Betacotdone beta-Cardone AURORA KA-855 Sotalol (base and/or unspecified salts) DL-4-(2-Isopropylamino-1-hydroxyethyl)methanesulfonanilide 4'-[1-Hydroxy-2-(isopropylamino)ethyl]metahnesulfonanilide 4'-[1-Hydroxy-2-(isopropylamino)ethyl]methanesulfonanilide 4’-(1-hydroxy-2-(isopropylamino)ethyl)-methanesulfonanilid 4’-(1-hydroxy-2-(isopropylamino)ethyl)methanesulfonanilide 4'-[1-Hhydroxy-2-(isopropylamino)ethyl]methanesulfonanilide Methanesulfonanilide, 4'-(1-hydroxy-2-(isopropylamino)ethyl)- N-(4-[1-Hydroxy-2-(isopropylamino)ethyl]phenyl)methanesulfonamide n-(4-(1-hydroxy-2-((1-methylethyl)amino)ethyl)phenyl)-methanesulfonamid (αS)-4-[(Methylsulfonyl)amino]-α-[(isopropylamino)methyl]benzenemethanol Methanesulfonamide, N-(4-(1-hydroxy-2-((1-methylethyl)amino)ethyl)phenyl)- N-[4-[(S)-1-Hydroxy-2-[(1-methylethyl)amino]ethyl]phenyl]methanesulfonamide N-[4-[(R)-1-Hydroxy-2-[(1-methylethyl)amino]ethyl]phenyl]methanesulfonamide Methanesulfonamide, N-[4-[1-hydroxy-2-[(1-methylethyl)amino]ethyl]phenyl]- (9CI) |
|
【CAS】 3930-20-9 |
|
【中文名称】 (RS)-4’-(1-羟基-2-异丙胺基乙基)甲磺酰苯胺 索他乐尔 索他洛尔 盐酸索他咯尔 4'-(1-羟基-2-异丙胺乙基)甲磺酰苯胺 |
|
【分子式】 C12H20N2O3S |
|
【MDL 编号】 MFCD00242936 |
|
【分子量】 272.36 |
|
【MOL 文件】 3930-20-9.mol |
|
【所属类别】 药物: 拟肾上腺素和抗肾上腺素药: 抗肾上腺素药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状】白色结晶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降血压药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i |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
【安全说明 】S26-S36 |
常见问题列表 | |
【背景介绍】近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可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律失常是现代生活中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它既可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会发生在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医学界也发现,除了心脏本身的衰老病变外,神经体液等因素互相干扰,影响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也会导致体内失衡,从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特 别 是 心 律 失 常 抑 制 试 验 ( cardiac arrhyt hmia suppression trial , CAST) 研究结果公布后,越来越多的心血管专家认识到评价一个抗心律失常药物,不仅要观察其疗效,更重要的是观察其对存活率的影 响。与此同时,国内外专家开始对使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膜稳定作用 、阻滞钠通道等作用),特别是Ia 类(对 0 相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作用均强, 如奎尼丁等药物)与Ic类(明显抑制 0 相去极化,对复极的抑制作用较弱,如恩卡胺、普罗帕酮等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而将兴趣转向III 类 心律失常药物(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药物,如胺碘酮等)。 索他洛尔(sotalol)为水溶性的 β 肾上腺 素受体阻滞剂(简称β阻断剂),并兼有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成为近年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热点之一。 | |
【概述】索他洛尔系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阻断Ikr通道),另具有非选择性阻断β受体的作用,其β受体阻滞作用表现在延长窦房结及房室结动作电位时程( APD),延长所有心肌细胞的不应期( ERP) QT间期,兼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特性,其受 体阻滞作用能抑制多种室性心律失常,尤其对危及生命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效果 显著。索他洛尔属非心脏选择性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膜稳定性作用。其副反应主要是减慢心律,延长房室结传导时间及延长QT间期。 索他洛尔既有一般β阻滞剂的减少心肌梗死后死亡率的特点,又有较 β阻滞剂更强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目前认为,小剂量索他洛尔(起始剂量 80 mg ; 靶剂量 160 mg,每日两次)可用于心梗 1 个月后的 患者 , 而对死亡率无不良影响(或有益)。 现已证实对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ICD预防猝死的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索他洛尔和胺碘酮)。但 ICD 仍常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合用, 因后者可以减少除颤的频度,减慢 VT 的频率而使之易于转复。索他洛尔还可提高 VF 阈值,降低除颤阈值,其抗颤动效能可能较抗心律失常作用更强,故索他洛尔可成为植入 ICD 后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 |
【性状】盐酸盐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 | |
【药理作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没有内在拟交感活性和膜稳定作用。可抑制肾素释 放,减慢心率(负性频率效应),减弱收缩力(负性肌力效应),减少心肌耗氧和做 功。通过延长复极相而均一延长心脏组织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心房、心室和旁路 的有效不应期,在心电图上可出现PR、QT和QTc间隔延长,QRS时间无明显 改变。还可抗心肌缺血,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 | |
【合成路线】苯胺与甲磺酰氯反应得到N-苯基甲磺酰胺2,然后与氯乙酰氯进行酰化反应得到N-[4-(2- 氯乙酰基) 苯基] 甲磺酰胺3,随后经异丙胺化得到N-[4-(2- 异丙胺基乙酰基) 苯基] 甲磺酰胺盐酸盐4,最后经还原反应后成盐制得盐酸索他洛尔1,总收率约64%(以苯胺计),具体反映过程如下: | |
【药代动力学】吸收与分布:口服几乎完全吸收,生物利用度为90%~100%,最高血清药物浓度达峰值时间为2~4h,与血浆蛋白不结合,t1/2为10~15h。 代谢与排泄:体内不被代谢以原形从尿中排出,有少量能通过胎盘屏障和在乳汁中分泌。 | |
【适应症】用于轻度或中度高血压、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心绞痛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 |
【规格】片剂:20mg; 40mg; 80mg; 160mg; 200mg; 240mg 注射剂:5 mg | |
【用法用量】口服: 开始剂量40mg,bid,需要时可渐增至160~600mg/d。饭前1~2小时服药。 静注:每次1.5~2 mg/kg,或每次20~60 mg,注射时间不少于10分钟。继以口服,每次50~100 mg,每日2次。 | |
【不良反应】1. 暂时的呼吸困难,疲劳,眩晕,头痛,发热,心动过缓和(或)低血压,通常药量减少后会消失。 2. 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致心律失常作用,可表现为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出现新的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多与剂量大、低钾、QT延长、严重心脏病变等有关。 3. 可出现胸痛,心悸,水肿,晕厥,晕厥前症候群,心衰;皮疹;恶心或呕吐,腹泻,消化不良,腹痛,胃肠胀气;肌肉痉挛;睡眠障碍,抑郁,感觉异常,情绪改变,焦虑,性功能紊乱;视力障碍,味觉异常,听力障碍。 | |
【药物相互作用】1. 不宜与排钾利尿剂、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吩噻嗪类、三环类抗抑郁药、特非那定等合用。 2. 本品与地高辛合用,可引起心律失常,较为常见。 3. 本品与钙拮抗剂合用,可产生相加作用,导致低血压。 4. 本品与利血平、胍乙啶及其他β受体激动剂合用,可导致低血压和严重心动过缓,甚至昏厥。 5. 本品与其他Ia、II、III类抗心律失常药合用,有协同作用。 | |
【注意事项】1. 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气道病、心源性休克、引起心肌抑制的麻醉、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Ⅱ或Ⅲ度房室阻滞、未控制的充血性心衰、 QT间期延长综合征及肾功能衰竭、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对原有潜在的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室传导延缓患者慎用。 2. 本品可透入胎盘,进入乳汁,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不用。 3. 本品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开始用药的最初7日或调整剂量后最初3日,故患者应住院观察,严密监测血药浓度和血钾、血镁、血钙浓度以及心电图的变化。 4. 应用本品前应作电解质检查,对长期腹泻或同时用利尿剂患者尤应注意。 5. 本品为β受体阻滞剂,应缓慢停药,以免加重心绞痛或心律失常。 | |
【禁忌】1.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 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源性休克、使用产生心肌抑制的麻醉剂、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Ⅱ度和Ⅲ度房室阻滞(除非装有起搏器)、未控制的充血性心衰、肾衰、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禁用。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哺乳期妇女慎用 | |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伴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者慎用 | |
【药物过量】药物过量可致血压下降、心动过慢、Q-T间期延长,可出现严重致命性心律失常。 | |
【相关药物简介】比索洛尔: 比索洛尔为高度选择性 β1受体阻断剂,具有超高亲和与高亲和两个β受体结合部位,药物作用极为强大,比阿替洛尔和美托洛尔强7 ~10倍。它具有高度的β1受体选择性,模型复合体β1/β2的选择性研究发现:普萘洛尔为1/3,阿替洛尔为20/1,比索洛尔为60/1。另有研究比较了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β1/β2的选择性,结果前者为74/1,后者为119/1。同其他 β受体阻断剂一样,比索洛尔通过阻断心脏β1受体、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从而发挥对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P物质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作用,高血压患者血浆P物质含量显著下降,经比索洛尔治疗后在血压下降的同时P物质显著回升,这也是其可能的降压机制之一。另有研究表明,比索洛尔在降压的同时还可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对血糖、血脂无不良影响,在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结论也是如此。 比索洛尔临床上可用于轻至中度高血压、心绞痛、心房颤动、扩张性心肌病等 口服生物利用度达88%。Tmax为1.5~3 h。 PPB为30%。血浆清除T1/210~12 h。一次服药作用可维持24 h。由于它的亲水性和亲脂性相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较亲脂性的美托洛尔轻,对肾功能的影响较亲水性的阿替洛尔小。比索洛尔具有两个等效的清除途径,一半在肝脏代谢为非活性物质,另一半以原形经肾脏排泄 服用比索洛尔可能出现有轻度乏力、胸闷、头晕、心动过缓、嗜睡、心悸、头痛和下肢浮肿等,继续服药后均自动减轻或消失。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胃肠紊乱(腹泻、便秘、恶心、腹痛) 及皮肤反应(如红斑、瘙痒)。偶见血压明显下降,脉搏缓慢或房室传导失常。有时产生麻刺感或四肢冰凉,在极少情况下,会导致肌肉无力,肌肉痛性痉挛及泪少。对间歇性跛行或雷诺现象的病人,服药初期,病情可能加重,原有心肌功能不全者亦可能病情加剧。偶尔会出现气道阻力增加。对伴有糖尿病的年老患者,其糖耐量可能降低,并掩盖低血糖表现。 | |
【主要参考资料】[1] 张光明等. 索他洛尔研究及应用进展. 临床荟萃. 2003, 18(23):1378-1380. [2] 廖初林等. 索他洛尔对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5(14期):71-72. [3] 黄顺来. 索他洛尔治疗重症心肌炎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中国社区医生. 2013,15(5):55. [4] 李小梅等. 索他洛尔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小儿房性心动过速疗效探讨.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0,25(12):932-933. [5] 任娟清主编.实用药物手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第902-903. [6] 陈吉生主编.新编临床药物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7] 陈欢生等. 盐酸索他洛尔的合成.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3,44(3):221-222. [8] 蒋锦良,张士灵,季大洪主编. 常用新药手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9] 许景峰,杨本明主编. 临床处方药物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0] 张庆宪主编. 常用新药精汇手册.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1] 周文,周序斌,韩文修主编. 最新药物手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