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2-氨基丁烷 |
|
【英文名称】 (+/-)-1-METHYLPROPYLAMINE (+/-)-2-AMINOBUTANE 2-AMINOBUTANE 2-BUTANAMINE (+/-)-2-BUTYLAMINE 2-BUTYLAMINE Methylpropylamine (RS)-S-BUTYLAMINE SBA S-BUTYLAMINE SEC-AMINOBUTANE (+/-)-SEC-BUTYLAMINE SEC-BUTYLAMINE (R,S)-sec-Butylamine (Rs)-2-aminobutane (Rs)-sec-butylamine 1-Methylpropanamine 2-AB 2-Aminobutan 2-Aminobutane base |
|
【CAS】 13952-84-6 |
|
【中文名称】 2-氨基丁烷 仲丁胺 2-丁胺 (±)-2-丁胺 |
|
【EINECS 编号】 237-732-7 |
|
【分子式】 C4H11N |
|
【MDL 编号】 MFCD00008094 |
|
【分子量】 73.14 |
|
【MOL 文件】 13952-84-6.mol |
|
【所属类别】 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 |
常见问题列表 | |
【简介】仲丁胺亦称“2-氨基丁烷”,分子中有一手性碳原子,故有一对光学活性的对映异构体和无光学活性的反消旋体。可与水及乙醇混溶,对黏膜和皮肤有刺激作用,LD50380mg/kg(小鼠口服)。仲丁胺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它对多种霉菌有抗菌活性。1962年,美国Eckert博士发现其杀菌作用后,广泛应用于柑桔、苹果、梨、桃及香蕉眨l的贮藏期防腐。197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首次评价和推荐了仲丁胺,现在美、英、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已广泛使用,我国食品添加剂协作组于1987年批准仲丁胺作为保鲜剂,可以用于果蔬采后处理。 | |
【应用】仲丁胺应用广泛,可用作保鲜剂,洗果剂,熏蒸剂。可用于水果、蒜薹、青椒保鲜,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
【毒性】经国外急性、亚急性毒性实验和长期饲养实验证明,仲丁胺是一种在动物体内吸收快、代谢快、无积累、低毒性的物质,以下水平内不会发生毒理学反应:鼠:35mg/kg体重(63mg醋酸盐/kg体重)。狗:69mg/kg体重(125mg醋酸盐/kg体重)。但由于缺乏人体的临床实验观察,只制定了对人体的临时ADI值,为0.1mg/kg体重。 | |
【制备】一种甲乙酮连续制备仲丁胺的方法,它采用管式反应器,以甲乙酮为原料,在含Ni和Cu或Cr或Zn或Fe的催化剂存在下,在甲乙酮的体积空速为0.3~2.5h-1的条件下,将甲乙酮、氢气和氨气以摩尔比为1:1~10:1~10,同时连续地从反应器上端通入,在80~160℃,常压下进行甲乙酮连续胺化加氢反应,可连续制备获得仲丁胺。本发明中,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简单,金属负载量低,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在常压下能得到高收率的仲丁胺;仅有微量的仲丁醇和二仲丁胺副产物。甲乙酮的体积空速高,工艺简单,可连续生产,减少了生产成本,适合于工业化推广应用。甲乙酮的转化率可达到90~100%,仲丁胺的选择性大于90%。 | |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 ▲ 添加剂中文名称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 添加剂功能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仲丁胺 新鲜蔬菜(仅限蒜苔和青椒) 防腐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残留量≤3mg/kg 仲丁胺 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 防腐剂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残留量:柑橘(果肉)≤0.005mg/kg,荔枝(果肉)≤0.009mg/kg,苹果(果肉)≤0.001mg/kg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状】无色液体,有氨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和乙醇。能使果蔬表皮孔缩小约1/2,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抑制呼吸作用。 | |
【熔点 】-104 °C | |
【沸点 】63 °C(lit.) | |
【密度 】0.724 g/mL at 25 °C(lit.) | |
【FEMA 】4240 | |
【折射率 】n 20/D 1.3928(lit.) | |
【闪点 】−3 °F | |
【储存条件 】Flammables area | |
【水溶解性 】MISCIBLE | |
【敏感性 】Air Sensitive | |
【Merck 】14,1544 | |
【BRN 】1361345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用作农药、医药和硅氧烷的中间体. | |
【用途二】保鲜剂;洗果剂;熏蒸剂。 | |
【用途三】作保鲜剂,我国规定可用于水果的保鲜,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荔枝、柑橘、苹果(果肉)的残留量分别为≤0.009g/kg、0.005g/kg、0.001g/kg。 | |
【用途四】生产农药、药品和硅氧烷的中间体,用于鄹合的助剂和橡胶添加剂。 | |
【参考质量标准】中国企标,冀Q张S/HG 27—1984 ▼ ▲ 含量/% ≥98.0 密度/(kg/m 3) 718~726 沸点/℃ 62~63 色号 ≤20号 重金属(以Pb 计)/% ≤0.002 不挥发物/% ≤0.05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F,C,N | |
【危险类别码 】R11-R20/22-R35-R50 | |
【安全说明 】S9-S16-S26-S28-S36/37/39-S45-S61-S28A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733 3/PG 2 | |
【WGK Germany 】2 | |
【RTECS 】EO3325000 | |
【危险等级】3 | |
【包装类别】II | |
【海关编码】2921198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由丁酮在镍催化下氢化、氨化合成而得。 | |
【方法二】通常由甲乙酮与氨催化加氢反应而得,有常压法和高压法两种工艺,CH3CH2COCH3+NH3[H2]→CH3CH2CH(NH2)CH3+H2O常压法采用Ni-Cr-HPO3催化剂,在115℃、空速0.15h-1,原料甲乙酮:氨:氢气=1:4.5:3.5的条件下连续反应生产仲丁胺,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99%和93.3%以上。高压法将甲乙酮和镍催化加入高压釜内,抽出空气后加入液氨,然后升温至160℃(此时压力达3.92MPa),再加氢至5.88MPa反应10h,期间共加氢3次。冷却至室温出料,除去废镍粉,加人40%的硫酸(温度不超过30℃)。先以水蒸气蒸馏除去仲丁醇,然后减压浓缩脱水得粗品,最后分流精制,收集62~63℃的馏分即为成品。此法生产路线短,原料易得,产品收率高,但需高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