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碘 |
|
【英文名称】 Iodine |
|
【CAS】 7553-56-2 |
|
【EINECS 编号】 231-442-4 |
|
【分子式】 I2 |
|
【MDL 编号】 MFCD00011355 |
|
【分子量】 253.81 |
|
【MOL 文件】 7553-56-2.mol |
|
【所属类别二】 无机化工产品: 无机盐: Ci碘 |
|
【所属类别一】 无机化工产品: 无机盐: Cv电子工业用无机化工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质】紫黑色晶体, 带有金属光泽, 性脆, 易升华。 | |
【溶解性】溶于氢氟酸、乙醇、乙醚、二硫化碳、苯、氯仿、多数有机溶剂。 | |
【熔点 】113 °C(lit.) | |
【沸点 】184 °C(lit.) | |
【密度 】1.32 g/mL at 25 °C | |
【蒸气密度】9 (vs air) | |
【蒸气压】0.31 mm Hg ( 25 °C) | |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 | |
【form 】particles (round) | |
【水溶解性 】0.3 g/L (20 ºC) | |
【Merck 】5014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用于配制当量溶剂、测定碘价、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溶液可作消毒剂,照相制版中用于碘剂和减薄液配制 | |
【用途二】主要用于制造碘化物,也用于制备农药、饲料添加剂、染料、碘酒、试纸、药物等 | |
【用途三】用于容量分析及比色分析 | |
【用途四】医药上主要用作消毒剂 | |
【用途五】电子工业用材料,用作高纯试剂。 | |
【用途六】是制造无机碘化物和有机碘化物的基本原料,主要用于医药卫生方面,用以制造各种碘制剂、杀菌剂、消毒剂、脱臭剂、镇痛剂和放射性物质的解毒剂。是制农药的原料,亦是家畜饲料添加剂。工业上用于合成染料、烟雾灭火剂、照相感光乳剂和切削油乳剂的抑菌剂。用于制造电子仪器的单晶棱镜、光学仪器的偏光镜、能透过红外线的玻璃。用于皮革和特种肥皂。在有机合成反应的甲基化、异构化和脱氢反应中,碘是良好的催化剂。还用作烷烃和烯烃的分离剂。用作松香、妥尔油及其他木材制品的稳定剂。也用作高纯度锆、钛、铪、硅和锗的提炼剂。 | |
【用途七】消毒、杀菌。 | |
【参考质量标准二】参考标准 ▼ ▲ 指标名称 指标 碘(I2)/%≥ 99.5 氯化物与溴化物(以Cl -计)/%≤ 0.014 硫酸盐(以SO4 2-计)/%≤ 0.030 不挥发物,/%≤ 0.05 | |
【参考质量标准一】参考标准 ▼ ▲ 杂质最高含量/% 指标 不挥发物 1×10 -2 氯及溴(以Cl计) 3×10 -3 铁(Fe) 5×10 -4 镁(Mg) 1×10 -4 镓(Ca) 1×10 -4 铋(Bi) 1×10 -4 铝(A1) 5×10 -4 钙(Ca) 5×10 -4 钴(Co) 1×10 -4 锰(Mn) 1×10 -4 铬(Cr) 1×10 -4 锡(Sn) 1×10 -4 镍(Ni) 1×10 -4 钛(Ti) 1×10 -4 银(Ag) 1×10 -4 磷(P) 5×10 -4 硫(S) 5×10 -4 钡(Ba) 1×10 -4 铜(Cu) 1×10 -4 镉(Cd) 1×10 -4 铅(Pb) 1×10 -4 锌(Zn) 1×10 -4 钠(Na) 5×10 -4 钾(K) 5×10 -4 砷(As) 1×10 -4 硅(Si) 5×10 -4 硼(B) 1×10 -4 | |
【用途八】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测定油脂的碘值,镁及乙酸盐的显色反应,制造碘烷及碘化物等。淀粉的比色测定。测定血清中非蛋白氮、淀粉酶。制备固紫和甲苯胺蓝碘溶液。催化剂。消毒剂。 | |
【用途九】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测定油脂的碘值,镁及乙酸盐的显色反应,制造碘烷及碘化物等。淀粉的比色测定。测定血清中非蛋白氮、淀粉酶。制备固紫和甲苯胺蓝碘溶液。催化剂。消毒剂。校准仪器和装置;评价方法;工作标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其他。 | |
【用途十】主要用作消毒剂。碘化物用作食物补碘剂(慎用!遵医嘱)以及用于制染料、分析试剂等。用于ICP-AES、AAS、AFS、ICP-MS、离子色谱等。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n,N |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R50-R20/21 | |
【安全说明 】S26-S61-S25-S23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056 3/PG 2 | |
【WGK Germany 】2 | |
【RTECS 】NN1575000 | |
【F 】10 | |
【危险等级】8 | |
【包装类别】III | |
【海关编码】2801200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以工业碘为原料,经重结晶提纯精制而成,制得高纯碘纯度为99.5%。 | |
【方法二】离子交换法将海带加13~15倍量的水浸泡两遍,浸泡液含碘量达0.5~0.55 g/L。因浸泡液含有大量褐藻糖胶和其他杂质,需加碱除去,加入36%~40%液碱,经充分搅拌,使Ph为12,澄清8h以上。上部清液送至酸化槽,加入盐酸调节Ph在1.5~2,然后送入氧化罐,通氯气进行氧化使碘游离,通过717#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加入亚硫酸钠解吸,把得到含碘解吸液加入氯酸钾、硫酸后使碘析出,将粗碘加热至150℃以上,加入浓硫酸进行熔融精制,经冷却结晶、粉碎,制得碘成品。其2I-+Cl2→12+2Cl-SO32-+I2+H2O→SO42-+2H++2I- C1O3-+6I-+6H^+>→3I2+3H2O+Cl->通过离子交换柱的废碘水用以提取甘露醇。空气吹出法将含碘制盐母液加入盐酸进行酸化,控制Ph在1~2,经预热至40℃左右,送入氧化器,同时通入适量氯气,使料液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分子,将此氧化液送至吹出塔,从上部均匀淋下,从吹出塔下部通人预热至40℃的空气,将碘吹出,含碘空气进入吸收塔,由塔上部喷淋下的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并被还原生成氢碘酸。当吸收液浓度达到含碘约150 g/L时,即送人碘析器,在不断搅动下,缓慢通入氯气,使碘游离沉淀,经过滤、加入浓硫酸熔融精制,冷却结晶、粉碎,制得碘成品。其2I-+C12→I2+2CI-I2+SO2+2H2O→2HI+H2SO42HI+C12→12+2HCl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氢氧化钠-->盐酸-->氯-->水-->二氧化硫-->浓硫酸-->氯酸钾-->碘化氢-->褐藻-->粗碘 | |
【下游产品】4-氯-8-(三氟甲基)喹啉-->2-氯-4-硝基苯甲酸-->碘酸-->3-碘吲唑-->4-氯-6-碘喹唑啉-->2-氟-5-碘吡啶-->过碘酸钾-->2-碘噻吩-->2-氨基-5-碘苯甲酸-->碘酸钠-->6-碘喹唑啉-4-酮-->6-氨基喹啉-->2,5-二甲基-3-呋喃酸-->7-羟基-4-三氟甲基香豆素-->对氯苯氧乙酸-->双(吡啶)四氟硼化碘-->3-碘-6-硝基吲唑-->6-甲基-3-甲氧基-2-碘吡啶-->碘乙酸-->3-碘-5-硝基-1H-吲唑-->3-甲基氧杂萘邻酮-->5-碘胞核嘧啶-->3-甲基-2-苯并噻唑啉酮腙盐酸盐水合物-->2-氯-5-碘吡啶-->DL-2-氨基-3-苯基-1-丙醇-->3,5-二碘水杨酸-->喹碘方-->2,3-二溴-4-羟基-5-甲氧基苯甲醛-->二氯苯酚溴酯-->3-羟基-2-碘-6-甲基吡啶-->3-氟-2-碘吡啶-4-羧酸-->五氧化二碘-->3-甲基-2-苯并噻唑啉酮腙盐酸盐水合物-->碘化锌-->1-碘代丙烷-->4-碘苯氧乙酸钠-->1-碘戊烷-->8-氯茶碱-->碘化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