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苯酐 |
|
【英文名称】 1,2-BENZENEDICARBONIC ACID, ANHYDRIDE 1,2-BENZENE DICARBOXYLIC ACID ANHYDRIDE 1,3-DIOXOPHTHALAN 1,3-DIOXOPHTHALANE 1,3-ISOBENZOFURANDIONE 1,3-ISOBENZOFURANIDONE AKOS BBS-00004337 O-PHTHALIC ANHYDRIDE PHTHALANDIONE PHTHALIC ACID ANHYDRIDE PHTHALIC ANHYDRIDE 1,2-Benzenedicarboxylic Anhydride 1,2-benzenedicarboxylicanhydride 1,3-dihydro-1,3-dioxo-isobenzofura 1,3-dihydro-1,3-dioxoisobenzofuran 1,3-phthalandion 1,3-Phthalandione 2-Benzofuran-1,3-dione Anhydrid kyseliny ftalove Anhydride phtalique |
|
【CAS】 85-44-9 |
|
【中文名称】 苯酐 邻苯二甲酸酐 1,3-异苯并呋喃二酮 酞酐 酞酸酐 邻苯二酸酐 邻苯二甲酸苷 鄰苯二甲酐 苯二甲酸酐 鄰苯二甲酐 073-01 [8] 苯二甲酸酐 O-PHTHALIC ANHYDRIDE 1,3-異苯并呋喃二酮 鄰苯二甲[酸]酐 邻苯二甲酸酐,C8H4O3 邻苯二甲酸酐, ACS, 99.0-100.2% |
|
【EINECS 编号】 201-607-5 |
|
【分子式】 C8H4O3 |
|
【MDL 编号】 MFCD00005918 |
|
【分子量】 148.12 |
|
【MOL 文件】 85-44-9.mol |
|
【所属类别】 农药中间体: 杀菌剂中间体: 酰胺类杀菌剂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质】白色针状结晶。 | |
【溶解性】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 |
【熔点 】131-134 °C(lit.) | |
【沸点 】284 °C(lit.) | |
【密度 】1,53 g/cm3 | |
【蒸气密度】5.1 (vs air) | |
【蒸气压】<0.01 mm Hg ( 20 °C) | |
【闪点 】152 °C | |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 | |
【水溶解性 】6 g/L (20 ºC) | |
【敏感性 】Moisture Sensitive | |
【Merck 】14,7372 | |
【BRN 】118515 |
理化性质 | |
【外观性状】白色针状晶体,具有轻微的气味。 微溶于热水和乙醚,溶于乙醇、苯和吡啶。 | |
【折射率 】1.4500 (estimate) | |
【溶解度 】6g/l (slow decomposition) | |
【形态】Flaky Crystals | |
【颜色】White | |
【PH值】2 (6g/l, H2O, 20℃) | |
【爆炸极限值(explosive limit)】1.7-10.5%(V) | |
【稳定性】Stable. Combusti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strong bases, moisture, strong acids. Dust may form an explosive mixture with air. | |
【CAS 数据库】85-44-9(CAS DataBase Reference) | |
【NIST化学物质信息】Phthalic anhydride(85-44-9) | |
【EPA化学物质信息】1,3-Isobenzofurandione(85-44-9)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用作分析试剂,也用于有机合成 | |
【用途二】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用于生产增塑剂、醇酸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染料及颜料、医药及农药等 | |
【用途三】邻苯二甲酸酐简称苯酐,是杀菌剂灭菌丹、杀虫剂亚胺硫磷、除草剂灭草松的中间体。 | |
【用途四】苯酐是最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其主要衍生物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辛酯和二异丁酯等,用作PVC等的增塑剂;还可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染料及颜料、多种油漆、食品添加剂、医药中的缓泻剂酚酞、农药中的亚胺硫磷、灭草松以及糖精钠等。 | |
【用途五】标定碱的标准溶液,从仲醇、叔醇中分离伯醇。根据形成衍生物的溶点不同,检别伯胺和芳香族烃。除去苯中噻吩。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n | |
【危险类别码 】R22-R37/38-R41-R42/43 | |
【安全说明 】S23-S24/25-S26-S37/39-S46-S22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2214 | |
【WGK Germany 】1 | |
【RTECS 】TI3150000 | |
【RTECS号】TI3150000 | |
【F 】10-21 | |
【TSCA 】Yes | |
【HazardClass 】8 | |
【危险等级】8 | |
【PackingGroup 】III | |
【包装类别】III | |
【海关编码】29173500 | |
【毒害物质数据】85-44-9(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其制备方法是由萘或邻二甲苯催化氧化,现在国内大部分已采用邻二甲苯氧化,现分述如下。(1)萘氧化法有沸腾床和固定床法,国内主要采用沸腾床。其工艺是:将热空气送入装有钒催化剂(V2O5)的沸腾床氧化器中升温至300~340℃,将催化剂活化数小时,然后将空气送入氧化器,将熔化的萘喷入氧化器催化层中,反应温度360~380℃,反应后产生的苯酐气体经沸腾床顶部的过滤管滤去催化剂后,经过冷凝器多级冷凝,尾气再经水喷淋塔吸收,将热机油送人热熔冷凝器的翅片管中,苯酐熔成液体,流入储槽即为粗品,分别用浓硫酸处理,碳酸钠中和,然后精馏得成品。(2)邻二甲苯氧化法本法分固定床法和沸腾床法(流化床法)。①流化床法 以钒一钾一锑的氧化物为活性组分,以扩孔硅胶为载体,制成粉状催化剂,在流化床内进行氧化反应,邻二甲苯与空气在气化器内混合后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反应温度365~380℃下进行。②固定床法 以五氧化二钒为主的钒系催化剂,在列管式固定床进行。将过滤后的无尘空气经压缩、预热与气化的邻二甲苯蒸气混合后进人反应器,在400~460℃进行氧化反应,进料空速2000~3000h-1,空气中的邻二甲苯浓度40~60g/m2,反应热由管外循环熔盐带出。反应产物进入蒸气发生器,被冷却的反应气经进一步冷却回收粗苯酐,尾气经水洗回收顺丁烯二酸酐,粗苯酐经减压粗馏,塔顶分馏出低沸点的顺丁烯二酸酐等,塔底物料再真空精馏,得到苯酐成品。 | |
【方法二】目前在工业生产中有两种苯酐原料路线,即邻二甲苯法(简称邻法)和萘法。生产工艺有三种:固定床氧化法、流化床气相氧化法和液相法。世界苯酐生产中以邻法固定床氧化技术为主,大约占苯酐生产总能力的80%以上。1.邻二甲苯氧化法一般采用以五氧化二钒为主的钒系催化剂进行邻二甲苯的气相氧化,反应器多数为列管式固定床。将过滤后的无尘气经压缩、预热,与气化的邻二甲苯蒸气混合后进入反应器,在400-460℃进行氧化反应,进料空速2000-3000h-1,空气中邻二甲苯浓度40-60g/m2(标准),反应热由管外循环的熔盐带出。反应产物进入蒸气生器,被冷却的反应气经进一步冷却,回收粗苯酐。尾气经水洗回收顺丁烯二酸酐后放空。粗苯酐经减压粗馏,由塔丁分离出低沸点的顺丁烯二酸酐,甲基顺丁烯二酸酐及苯甲酸等;塔底物料经真空精馏,得到苯酐产品。原料消耗定额:邻二甲苯(98%)1138kg/t。2.萘催化氧化法萘熔融气化后与空气在沸腾床或固定床反应器内,在催化剂五氧化二钒存在下,催化氧化生成苯酐气体,经冷凝热熔而得粗酐,通过热处理后再经减压蒸馏、冷凝、分离而得精苯酐。原料消耗定额:萘(95%以上)11250kg/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