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乙醛 |
|
【英文名称】 ALDEHYDE C1 FORMALDE-FRESH FORMALDE-FRESH SOLUTION FORMALDE-FRESH SOLUTION, BUFFERED FORMALDEHYDE FORMALDEHYDE, BUFFERED FORMALDEHYDE, CARSON-MILLON FORMALDEHYDE DEVELOPING SOLUTION FORMALDEHYDE SOLUTION FORMALDEHYDI FORMALIN FORMALIN, CARSONS FORMALIN, NEUTRAL FORMALIN NEUTRAL BUFFER FORMALIN, NEUTRAL BUFFERED FORMALIN NEUTRAL SODIUM SALT FORMIC ALDEHYDE FORMOL METHANAL METHANONE |
|
【CAS】 75-07-0 |
|
【中文名称】 无水乙醛 乙醛40%溶液 乙醛,醋醛 40%乙醛 乙醛溶液 乙醛 乙醛(40%) 乙醛溶液40.0% 乙醛, 98.5% |
|
【EINECS 编号】 200-001-8 |
|
【分子式】 C2H4O |
|
【MDL 编号】 MFCD00003274 |
|
【分子量】 44.05 |
|
【MOL 文件】 75-07-0.mol |
|
【所属类别】 食品添加剂: 食用香料(增香剂): 天然等同香料和人造香料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质】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臭味。 | |
【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 | |
【熔点 】-123 °C | |
【沸点 】65-82 °C | |
【密度 】0.785 g/mL at 25 °C(lit.) | |
【蒸气密度】1.03 (vs air) | |
【蒸气压】52 mm Hg ( 37 °C) | |
【FEMA 】2003 | |
【折射率 】n 20/D 1.377 | |
【闪点 】133 °F | |
【储存条件 】2-8°C | |
【form 】solution | |
【水溶解性 】> 500 g/L (20 ºC) | |
【Merck 】14,39 | |
【BRN 】505984 |
理化性质 | |
【外观性状】无色、易燃、易挥发、易流动的液体,有辛辣刺激性气味。 与水、乙醇、乙醚、苯、汽油、甲苯、二甲苯和丙酮混溶。 | |
【溶解度 】alcohols: soluble | |
【酸度系数(pKa)】13.57(at 25℃) | |
【形态】solution | |
【颜色】White to off-white | |
【PH值】5 (10g/l, H2O, 20℃) | |
【爆炸极限值(explosive limit)】4-57%(V) | |
【敏感性 】Air Sensitive | |
【稳定性】Stable, but air sensitive. Substances to be avoided include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strong acids, reducing agents, alkalies, halogens, halogen oxides. Highly flammable. Vapour/air mixtures explosive over a very wide concentration range. May form peroxides in storage. | |
【InChIKey】IKHGUXGNUITLKF-UHFFFAOYSA-N | |
【CAS 数据库】75-07-0(CAS DataBase Reference) | |
【NIST化学物质信息】Acetaldehyde(75-07-0)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主要用于制备醋酸、醋酐、丁醛、辛醇、季戊四醇、三聚乙醛等重要的化工原料 | |
【用途二】用作还原剂及杀菌剂 | |
【用途三】主要用于制备醋酸、醋酐、乙酸乙酯、丁醇、季戊四醇、三聚乙醛、3-羟基丁醛、三氯乙醛等产品 | |
【用途四】GB 2760—1996规定为暂时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柑橘、苹果、奶油等型香精。 | |
【用途五】乙醛的最大用户是乙酸行业,丁醇、辛醇过去也是乙醛的重要衍生产品,现在已基本为丙烯羰基合成法代替。乙醛的其他消费领域是生产季戊四醇、过乙酸、吡啶及其衍生物。国内生产的乙醛基本上都作为生产乙酸的中间体,只有少量用于生产季戊四醇、丁醇、三氯乙醛、三羟甲基丙烷等产品。乙醛可用于生产缩醛、巴豆醛、过氧乙酸、羟基丙腈、三氯乙醛、乙酸乙酯、季戊四醇、乙酐、乙酸、乙二醛、苯基丙烯醛、乙缩醛、甲乙胺、二乙胺、α-丙氨酸、吡啶、α-甲基吡啶、β-甲基吡啶、γ-甲基吡啶。 | |
【参考质量标准】FCC,1996;FAO/WHO,1997 ▼ ▲ 含量 ≥99.0% 相对密度(d 20) 0.804~0.811 酸值(OT-4) ≤5.0 不挥发残渣(OT-39,试样80g) ≤0.006%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T,Xn,F+,F | |
【危险类别码 】R23/24/25-R34-R40-R43-R36/37-R12-R67-R11-R41-R22-R10 | |
【安全说明 】S36/37-S33-S16-S26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198 3/PG 3 | |
【WGK Germany 】2 | |
【RTECS 】LP8925000 | |
【RTECS号】LP8925000 | |
【F 】10 | |
【TSCA 】Yes | |
【HazardClass 】3 | |
【危险等级】3 | |
【PackingGroup 】I | |
【包装类别】I | |
【海关编码】29121200 | |
【海关编码 】29121200 | |
【毒害物质数据】75-07-0(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由乙烯氧化而得。由乙醇进行气相氢化而得。由醋酸钙和甲酸钙同时干馏而得。由乙炔和水加合反应而得。 | |
【方法二】乙醛有多种生产方法:1.乙烯直接氧化法 乙烯和氧气通过含有氯化钯、氯化铜、盐酸及水的催化剂,一步直接氧化合成粗乙醛,然后经蒸馏得成品。2.乙醇氧化法 乙醇蒸气在300-480℃下,以银、铜或银-铜合金的网或粒作催化剂,由空气氧化脱氢制得乙醛。3.乙炔直接水合法 乙炔和水在汞催化剂或非汞催化剂作用下,直接水合得到乙醛。因有汞害问题,已逐渐为他法取代。4.乙醇脱氢法 在添加钴、铬、锌或其他化合物的铜催化剂作用下,乙醇脱氢生产乙醛。5.饱和烃类氧化法。原料消耗定额:乙炔水合法每吨产品消耗99%乙炔610kg;乙醇氧化法消耗95%乙醇1200kg;乙烯氧化法(一步法)消耗99%乙烯710kg,氧气(99%)300立方米。市售工业品乙醛,乙烯法乙醛纯度为99.7%,乙醇法纯度为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