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维生素 A |
|
【英文名称】 3,7-DIMETHYL-9-(2,6,6-TRIMETHYL-1-CYCLOHEXEN-1-YL)-2,4,6,8-NONATETRAEN-1-OL 3,7-DIMETHYL-9-(2,6,6-TRIMETHYL-1-CYCLOHEXENYL)-2,4,6,8-NONATETRAEN-1-OL 3,7-dimethyl-9-(2,6,6-trimethyl-1-cyclohexenyl)-nona-2,4,6,8-tetraen-1-ol ALL-TRANS-RETINOL ALL-TRANS-VITAMIN A ALCOHOL aquasol a AXEROPHTHOL RETINOL RETINOL ACETATE-WATER SOLUBLE RETINOL ALL TRANS RETINOL ALL TRANS ISOMER TRANS-RETINOL TRANS VITAMIN A ALCOHOL VITAMIN A VITAMIN A1 VITAMIN A ALCOHOL (all-e)-3,7-dimethyl-9-(2,6,6-trimethyl-1-cyclohexen-1-yl)-2,4,6,8-nonatetraen -1-ol 2,4,6,8-Nonatetraen-1-ol, 3,7-dimethyl-9-(2,6,6-trimethyl-1-cyclohexen-1-yl)-, (all-E)- 21 CFR 182,5930 |
|
【CAS】 68-26-8 |
|
【中文名称】 3,7-二甲基-9-(2,6,6-三甲基-1-环己烯基)-2,4,6,8-壬四烯-1-醇 视黄醇 维生素 A 维生素A 维生素A,视黄醇 维生素甲 3,7-二甲基-9-(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2,4,6,8-壬四烯-1-醇 全反式-视黄醇 视黄素 维生素A1 维生素A醇 3,7-二甲基-9-(2,6,6-三甲基-1-环已稀) 甲种维生素 抗眼干燥病维生素 维生素 A 醇溶 全反式-3,7-二甲基-9-(2,6,6-三甲基-1-环己烯-1)-2,4,6,8-壬四烯醋酸酯 抗乾眼醇 視網醇 維生素A1 維生素A |
|
【EINECS 编号】 200-683-7 |
|
【分子式】 C20H30O |
|
【MDL 编号】 MFCD00001552 |
|
【分子量】 286.45 |
|
【MOL 文件】 68-26-8.mol |
|
【所属类别二】 饲料添加剂: 维生素添加剂 |
|
【所属类别三】 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营养增补剂): 维生素 |
|
【所属类别一】 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 维生素类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状】淡化色片状结晶,熔点62-64℃,沸点120-125℃(0.667Pa)。易溶于油脂或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热稳定性较好,碱性条件下较稳定,酸性条件下不稳定。遇三氯化锑呈特征蓝色反应,易受紫外线和空气中氧的破坏,与维生素C共存时可得到保护。 | |
【熔点 】61-63 °C(lit.) | |
【折射率 】1.641 | |
【闪点 】-26 °C | |
【储存条件 】2-8°C | |
【form 】crystalline | |
【color 】yellow to orange | |
【Merck 】13,10073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用于制药片和胶囊,在饲料工业中作为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 | |
【用途二】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能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康,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缺乏时,会使生长发育受阻、生殖功能衰退,易得“夜盲症”。我国规定可用于色拉油、芝麻油和人造奶油,使用量为4.0~8.0mg/kg;在固体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4~8mg/kg;在婴幼儿食品和乳制品中使用量为3.0~9.0mg/kg;在冰淇淋中最大使用量为0.6~1.2mg/kg;在乳及乳饮料中使用量为0.6~1.0mg/kg。另外,用视黄醇醋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或β-胡萝卜素强化。Β-胡萝卜素用于强化β-胡萝卜素饮料时,最大使用量为20~40mg/kg;在固体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3~5mg/kg。 | |
【用途三】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能保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康,促进机体的发育生长。缺乏时,会使生长发育受阻,生殖功能衰退,易得“夜盲症”。一般用视黄醇醋酸酯[127-47-9]添加于饲料中。 | |
【用途四】维生素A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以游离醛或酯的开式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在脂肪、蛋白、乳法、肝中含量丰富。植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含维生素A的前身(provitamin A),存在于胡萝卜、番茄等蔬菜中,动动物吸收后,可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A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细胞膜的稳定性所必需的,在视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视网膜中有感强光的感弱光的两种细胞。感弱光的细胞含有一种色素叫视紫红质,它是在暗环境中由顺视黄醛和视蛋白结合而成的,遇光则分解成反视黄醛和视蛋白,并由此相起神经冲动,传入中枢产生视觉。视黄醛在体内因不断代谢而补消耗,需要及时通过氧化维生素A予以补充。当体仙维生素A缺乏时,视紫红质的合成量随之减少,因而使在弱光中视力减退,这就是夜盲症的原因。维生素A与上能上能下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有关,,缺乏时会导致辞眼结膜、角膜干燥、发炎,甚至失明,还会造成呼吸道上皮受损,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毛发脱落、婴儿发育迟缓等。作为营养增补剂的维生档A油是由水产动物的肝脏、幽门垂所得的脂肪油或其浓缩物。将新鲜鱼类肝脏、幽门垂粉碎,加1-2%氢氧化钠溶液至pH8-9。含油量少的原料,另外添加肝油或鱼油作为稀释用油在搅拌下加热30-60min,使组织消化溶解,析出肝渍,离心分离得到维生素A油。也可采用酶解或溶剂萃取、分子蒸馏使浓缩,使产品中维生素A的浓度达原油的7-8倍。因维生素A油不溶于水,通常添加表面活性剂使其能分散于水中。用于香肠、人造奶油、面包、乳制品、果汁粉、花生白脱等。香肠是最适宜添加维生素A的食品,可在绞肉过程中添加,加入2000I.U./100g(维生素A300毫克相当于100万I.U.) | |
【用途五】视黄酸受体(the retinoic acid receptor,RAR) 和类视黄醇受体(the retinoid X receptor,RXR)的配体,作为其转导因子,调控正常和恶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 |
【参考质量标准二】GB 14750—1993 ▼ ▲ 含量/% ≥95.0 酸值 ≤2.0 过氧化值 ≤1.5mL | |
【参考质量标准三】GB 14750—93(维生素A) ▼ ▲ 含量(标示量的) ≥95.0% 酸值(OT一4) ≤2.0 过氧化值(见“01040") ≤1.5ml | |
【参考质量标准四】GB 14750—93(维生素A) ▼ ▲ 含量(标示量的) ≥95.0% 酸值(OT-4) ≤2.0 过氧化值 ≤1.5ml | |
【参考质量标准一】GB7292-87 ▼ ▲ 含量(以C22H32O2计)/% 90.0~120.0 干燥失重/% ≤5.0 酸值 ≤2.0 过氧化值 ≤1.5mL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n,N,F | |
【危险类别码 】R22-R38-R67-R65-R62-R51/53-R48/20-R11 | |
【安全说明 】S36/37-S61-S62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208 3/PG 2 | |
【WGK Germany 】3 | |
【RTECS 】VH6750000 | |
【F 】8-10-16-23 | |
【海关编码】2936210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维生素A可以由鱼肝油经分子蒸馏、层析精制得到,但获取纯品的方法是化学合成。通常采用Iserl路线(即十四醛路线),即先由p紫罗兰酮与一氯醋酸乙酯在甲醇钠介质中缩合、在氢氧化钠和甲醇中水解、脱羧基得到十四碳醛。另外由乙炔钠与甲基乙烯酮在一40℃以下缩合生成3-甲基戊炔(4)烯(2)醇(1);然后与乙基溴化镁进行Grignard反应制成双溴镁化物;接着与十四碳醛缩合、水解得羟基去氢维生素A;再经催化加氢得羟基维生素A,在吡啶中与乙酰氯作用得羟基维生素醋酸酯,再于碱性(纯碱)条件下溴化、脱溴得维生素醋酸酯。 | |
【方法二】维生素A可以由鱼肝油经分子蒸馏、层析精制得到,但获取成品的方法是化学合成。通常采用Iserl路线(即十四醛路线),即有β-紫罗兰酮与一氯醋酸乙酯在甲醇钠介质中缩合,在氢氧化钠和甲醇中水解,脱羧基得到十四碳醛。另外由乙炔钠与甲基乙烯酮在-40℃以下缩合生成3-甲基戊炔(4)烯(2)醇(1)、然后与乙基嗅化镁进行Grignard反应制成双嗅镁化物,接着与十四碳醛缩合、水解得到羟基去氢维生素A,再经催化加氢得羟基维生素A,在吡啶中与乙酰氯作用得羟基维生素醋酸酯,再与碱性(纯碱)条件下嗅化、脱嗅得维生素醋酸酯。 | |
【方法三】β-紫罗兰酮经缩合、环氧、消除、重排、异构化、水解、催化氢化、酯化、溴化、消除等步骤制得维生素A(醋酸酯)。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甲醇钠-->溴乙烷-->氯乙酸乙酯-->醋酸异丙酯-->丁烯酮-->紫罗兰酮-->桃醛-->乙炔钠-->鱼肝油-->维生素A-->硫酸二乙酯-->氨基钠-->镁-->二甲基亚砜-->氯化亚铜-->钯炭-->六甲基磷酰三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