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CAS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胜蓝动态>常用CAS信息
全部 36002 常用CAS信息 32273 危险化学品 3727

372-09-8

时间:2020-12-13   访问量:1061
基本信息
【中文】

氰乙酸
【英文名称】

CYAD
CYANOACETIC ACID
CYANOCETIC ACID
MALONIC ACID MONONITRILE
MALONIC MONONITRILE
2-Cyanoacetic acid
Aceticacid,cyano-
Acide cyanacetique
acidecyanacetique
acidecyanacetique(french)
Cyanessigsaeure
cyano-aceticaci
Kyselina kyanoctova
kyselinakyanoctova
Monocyanoacetic acid
monocyanoaceticacid
NCCH2COOH
USAF kf-17
usafkf-17
Methyl and Ethyl esters
【CAS】

372-09-8
【中文名称】

氰基醋酸
氰基乙酸
氰乙酸
氰基乙酸(氰乙酸)
【EINECS 编号】

206-743-9
【分子式】

C3H3NO2
【MDL 编号】

MFCD00002677
【分子量】

85.06
【MOL 文件】

372-09-8.mol
【所属类别】

农药中间体: 杀菌剂中间体: 酰胺类杀菌剂
常见问题列表
【简介】氰乙酸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和医药、染料中间体,用于制造胶黏剂、维生素等,其衍生物氰乙酸甲酯、氰乙酸乙酯等在医药、农业、新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的用途,因此对高纯度的氰乙酸的需求日益增强。
【制备方法】一种氰乙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氰化反应:将氯乙酸钠与氰化钠进行氰化反应,生成氰乙酸钠水溶液; (2)酸化反应:在步骤(1)中所述氰乙酸钠水溶液中加入盐酸进行酸化,得到氰乙酸和 氯化钠的混合溶液; (3)减压脱水:在以负压的条件下对步骤(2)中所述氰乙酸和所述氯化钠的混合溶液进 行蒸发脱水,析出所述氯化钠,将所述氯化钠过滤; (4)熔融结晶:采用结晶器,将所述结晶器预热,使步骤(3)的所述氰乙酸呈熔融状态,将呈熔融状态的所述氰乙酸以10℃~20℃/h降温至所述氰乙酸的结晶温度,使所述氰乙酸结晶;将结晶后的产物固液分离,将其中固相产物作为原料,将残液回收;再以2℃~6℃/h 速度将所述结晶器升温至40-45℃,保温,使所述固相产物部分熔融,排出的未结晶母液作 为再次熔融结晶的原料; 对置于所述结晶器内中得到的结晶体进行升温至全部熔融,最后得到的氰乙酸结晶体。本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氰化、酸化、减压脱水以及结晶的工艺方法,有效提高氰乙酸的纯度,并且熔融结晶提纯过程中无需添加溶剂,避免了溶剂对产品的污染,又减少了溶剂回收过程,节省了设备投资,提纯产品的纯度高、收率高,产品纯度达到99%,收率达 90%。
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性质】白色结晶。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微溶于乙酸、氯仿。
【熔点 】65 °C
【沸点 】108 °C0.15 mm Hg(lit.)
【蒸气压】0.1 mm Hg ( 100 °C)
【闪点 】226 °F
【储存条件 】Store at 0-5°C
【水溶解性 】1000 g/L (20 ºC)
【敏感性 】Hygroscopic
【Merck 】14,2689
【检测方法】T
【BRN 】506325
应用领域
【用途一】医药工业用于制取维生素B6、咔啡因、医用粘合剂等,也用于农药霜脲氰的合成
【用途二】氰基乙酸是杀菌剂稻瘟灵、霜脲氰的中间体,并是医药咖啡因的中间体。
【用途三】有机合成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氰乙酸酯类,也用于生产α氰基丙烯酸甲酯和正丁酯(医用粘合剂)、维生素B6、咖啡因、巴比妥等。
安全数据
【危险品标志 】C
【危险类别码 】R22-R31-R34-R52/53-R20/22
【安全说明 】S26-S36/37/39-S45-S61-S20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61 8/PG 2
【WGK Germany 】2
【RTECS 】AG3675000
【F 】3-10-21
【危险等级】8
【包装类别】II
【海关编码】29269090
制备方法
【方法一】其制备方法是将氯乙酸溶于水,慢慢加入碳酸钠悬浮剂,在70℃保温1h,调节pH=6.8~7,持续20min,降温至40℃,将氰化钠和水加入反应锅中溶解、搅拌,加热至40~45℃,加入上述氯乙酸钠溶液,反应自然升温至70℃,控制升温速度,到达120℃立即降温,降至40℃以下,得氰乙酸钠溶液,转入酸化,该溶液在30℃加盐酸酸化然后减压加热脱水,在80℃和14.6~21.3kPa压力下脱水,当溶液中含水量在15%以下,降温到50℃加入乙醇,滤除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滤饼用乙醇洗涤,合并洗涤液,蒸出乙醇,即得氰基乙酸。ClCH2COOH+Na2CO3→ClCH2COONa[NaCN]→NCCH2COONa[HCl]→NCCH2COOH+NaCl
【方法二】以氯乙酸、碳酸钠、氰化钠为原料,经中和、氰化、盐酸酸化而得。将碳酸钠悬浮液加入氯乙酸中,在45℃以下经循环中和至pH=7.5-8,中和完毕得氯乙酸钠液。将中和液加入氰化钠溶液中在105-115℃温度下,进行氰化,保温2-3分钟得氰乙酸钠,然后降温至50℃以下,将氰乙酸钠投入脱水锅中用盐酸进行酸化,最后减压脱水,即得氰乙酸成品。原料消耗定额:氯乙酸(95%)1240kg/t、氰化钠(96%)710kg/t。
© 2012. 山东胜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胜蓝® SAMELABS®是山东胜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未经许可严禁使用。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423号


鲁ICP备20029643号-3
Chemical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