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中文】 盐酸倍他司汀  |  
  |
| 【英文名称】 2-(2-(METHYLAMINO)ETHYL)PYRIDINE DIHYDROCHLORIDE 2-(BETA-METHYLAMINOETHYL)PYRIDINE DIHYDROCHLORIDE BETA-HISTINE DIHDROCHLORIDE BETAHISTINE DIHYDROCHLORIDE BETAHISTINE HYDROCHLORIDE METHYL(2-[2-PYRIDYL]ETHYL)AMINE METHYL[2-(2-PYRIDYL)ETHYL]AMINE DIHYDROCHLORIDE BetahistineHCl n-methyl-2-pyridineethanamindihydrochloride Betahistine Hydrochloride CP2000 Betahistine 2 hcl BETAHISTINE DIHYDROCHLORIDE:METHYL(2-[2-PYRIDYL]ETHYL)AMINE BETAHISTINE DIHYDROCHLORIDE (2-(2-(METHYLAMINO)ETHYL)PYRIDINE DIHYDROCHLORIDE) 2-Pyridineethanamine, N-methyl-, dihydrochloride Betaserc Microser N-Methyl-2-pyridin-2-ylethanamine dihydrochloride 2-(2-(METHYLAMINO)ETHYL)PYRIDINE DIHYDROCHLORIDE 99% PT-9 Serc  |  
  |
| 【CAS】 5579-84-0  |  
  |
| 【中文名称】 N-甲基-2-吡啶乙胺二盐酸盐 盐酸倍他司汀 抗旋定 抗眩定 培他定 培他组定 盐酸甲胺乙吡啶 盐酸培他定 抗旋宁  |  
  |
| 【EINECS 编号】 226-966-5  |  
  |
| 【分子式】 C8H14Cl2N2  |  
  |
| 【MDL 编号】 MFCD00012813  |  
  |
| 【分子量】 209.12  |  
  |
| 【MOL 文件】 5579-84-0.mol  |  
  |
| 物理化学性质 | |
| 【外观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 |
| 【熔点 】150-154 °C | |
| 应用领域 | |
| 【用途一】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症(即美尼尔综合症)、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以及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呕吐与耳鸣。 | |
| 安全数据 | |
| 【安全说明 】S24/25 | |
| 【WGK Germany 】3 | |
| 【RTECS 】UT2969000 | |
| 【海关编码】29333990 | |
|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 |
| 【MSDS 信息】2-(2-(Methylamino)ethyl)pyridine dihydrochloride(5579-84-0).msds | |
| 常见问题列表 | |
| 【组胺类扩张血管药物】盐酸倍他司汀又称抗眩宁、培他啶,为组胺H1受体激动剂,属组胺类扩张血管药物,具有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及内耳血流量,能松弛内耳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可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鸣和耳闭塞感。主要用于治疗梅尼埃病(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也用于治疗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头部外伤或高血压所致直立性眩晕、头昏、耳鸣、耳聋、内耳眩晕症等,对多种原因的头痛均有缓解作用,对褥疮也有明显疗效。 倍他司汀盐酸盐对毛细血管的扩张作用与组胺相似,但不增加其通透性,能显著增加脑和内耳血流量,消除内淋巴水肿,直接抑制前庭神经核多触突Ⅰ型神经元产生的大量冲动,从而消除梅尼埃综合征的眩晕、耳鸣和耳闭等症状。该药也有轻微的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度和利尿作用。 | |
| 【组胺类扩张血管药物】盐酸倍他司汀又称抗眩宁、培他啶,为组胺H1受体激动剂,属组胺类扩张血管药物,具有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及内耳血流量,能松弛内耳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可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鸣和耳闭塞感。主要用于治疗梅尼埃病(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也用于治疗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头部外伤或高血压所致直立性眩晕、头昏、耳鸣、耳聋、内耳眩晕症等,对多种原因的头痛均有缓解作用,对褥疮也有明显疗效。 倍他司汀盐酸盐对毛细血管的扩张作用与组胺相似,但不增加其通透性,能显著增加脑和内耳血流量,消除内淋巴水肿,直接抑制前庭神经核多触突Ⅰ型神经元产生的大量冲动,从而消除梅尼埃综合征的眩晕、耳鸣和耳闭等症状。该药也有轻微的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度和利尿作用。 图1为盐酸倍他司汀结构式 | |
| 【药理作用】本品对脑血管、心血管,特别是对椎底动脉系统有较明显的扩张作用,显著增加心、脑及周围循环血流量,改善血循环,并降低全身血压,此外能增加耳蜗和前庭血流量,从而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鸣和耳闭感,还能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外液的吸收,消除淋巴内水肿;能对抗儿茶酚胺的缩血管作用及降低动脉压,并有抑制血浆凝固及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作用,能延长大白鼠体外血栓形成时间,还有轻微的利尿作用。 | |
| 【药代动力学】口服后在人体内很快被吸收,大部分以代谢物形式在尿中排出,犬口饲后尿中曾检出代谢物(2-吡啶基)乙酸。LD50大鼠(口服)3.04g/kg。 | |
| 【应用】主要用于美尼尔氏综合征,血管性头痛及脑动脉硬化,并可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脑栓塞、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等;高血压所致直立性眩晕、耳鸣等亦有效。 图2为盐酸倍他司汀片 有关盐酸倍他司汀的药代动力学、应用、注意事项等是由Chemicalbook的丁红编辑整理。(2016-01-13) | |
| 【用法用量】1.肌注:成人每次2~4mg,每日2次。 2.静滴: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成人每日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滴速30滴/min)滴入。 | |
| 【注意事项】1.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褐色细胞瘤及孕妇慎用。 2.老年人使用注意调节剂量。 3.勿与组织胺类药物配用。 4.儿童忌用。 | |
| 【不良反应】有恶心、头晕、头胀、嗜睡、出汗、心悸、皮肤瘙痒等。偶可引起过敏反应,以药疹多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