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三氯杀螨醇 |
|
【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2,2-BIS-(4-CHLOROPHENYL)-ETHANOL 1,1-Bis-(chlorophenyl)-2,2,2-trichloroethanol 1,1-BIS(P-CHLOROPHENYL)-2,2,2-TRICHLOROETHANOL 2,2,2-TRICHLORO-1,1-BIS(4-CHLOROPHENYL)ETHANOL 4,4'-Dichloro-alpha-(trichloromethyl)benzhydrol 4,4'-DICHLORO-A-[TRICHLOROMETHYL]-BENZHYDROL ACARIN AGROTHANE CEKUDIFOL DICOCHEM DICOFOL DICOMITE DI(P-CHLOROPHENYL)TRICHLOROMETHYL-CARBINOL DTMC(R) FW 293(R) KELTHANE KELTHANE (TM) MITIGAN 1,1,1-Trichlor-2,2-bis(4-chlorphenyl)-aethanol 1,1-Bis(4-chlorophenyl)-2,2,2-trichloroethanol |
|
【CAS】 115-32-2 |
|
【中文名称】 2,2,2-三氯-1,1-双(4-氯苯基)乙醇 三氯杀螨醇 1,1-二(对氯苯基)-2,2,2-三氯乙醇 开乐散 三氯杀螨醇乳剂 1,1-双(对氯苯基)-2,2,2-三氯乙醇 4,4`-二氯-Α(三氯甲基)二苯基甲醇 1,1-双(4-氯苯基)-2,2,2-三氯乙醇 开乐散,三氯杀螨醇,螨净 开乐散乳油(20%) 螨净乳油(20%) 三氯杀螨醇乳油(20%) 2,2,2-三氯-1,1-双(对氯苯基)乙醇 大克螨 |
|
【EINECS 编号】 204-082-0 |
|
【分子式】 C14H9Cl5O |
|
【MDL 编号】 MFCD00055271 |
|
【分子量】 370.49 |
|
【MOL 文件】 115-32-2.mol |
|
【所属类别】 农药: 杀虫(螨)剂: 杀螨剂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质】纯品为白色固体,工业品为褐色粘稠液体。 | |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 |
【熔点 】78.5°C | |
【沸点 】225°C | |
【密度 】1.45 | |
【闪点 】11 °C | |
【储存条件 】APPROX 4°C | |
【水溶解性 】Slightly soluble. <0.01 g/100 mL at 22 ºC | |
【Merck 】13,3113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非内吸性杀螨剂,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螨类 | |
【用途二】广泛用于棉花、果树、茶叶等农作物防治红蜘蛛 | |
【用途三】广谱性杀螨剂,对成螨、幼若螨和卵均有效。有较好选择性,不伤害天敌,对蜂娄安全。对害螨以触杀为主,残效期长,无内吸作用。用于防治棉花、果树、花奔多种害螨。多年使用易产生抗性。使用时将20%乳油对水800~1500倍液均匀喷雾。初用或气温高时,可扩大稀释倍数。 | |
【用途四】用作杀螨剂。主要用于防治棉花、果树、玉米、小麦的红蜘蛛,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兼杀成虫,并有一定杀卵效果。一般使用浓度为稀释800-1500倍,防效在90%以上,持效期10-20d。该品对茄子和红玉苹果有药害。 | |
【用途五】用作杀螨剂。主要用于防治棉花、果树、玉米、小麦的红蜘蛛,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兼杀成虫,并有一定杀卵效果。一般使用浓度为稀释800-1500倍,防效在90%以上,持效期10-20d。该品对茄子和红玉苹果有药害。校准仪器和装置;评价方法;工作标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其他。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n;N,N,Xn,T,F | |
【危险类别码 】R21/22-R38-R43-R50/53-R39/23/24/25-R23/24/25-R11 | |
【安全说明 】S36/37-S60-S61-S45-S16-S7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761/3077 | |
【RTECS 】DC840000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将滴滴涕以二氯乙烷为溶剂,加1%偶氮二异丁腈作催化剂,于80~90℃通入氯气反应2h,然后减压蒸出溶剂。水解 氯化产物水解反应在对甲苯磺酸33%、硫酸33%、水33%的混合酸性介质中进行,并以芳基碘酸或低级烷基磺酸为促进剂,于135~150℃反应5~6h,而后加入适量低沸点溶剂二氯乙烷和水,形成油水两层,提取油层,并用稀碱液和水洗涤后,减压蒸出溶剂,即得三氯杀螨醇原药。 | |
【方法二】由工业品滴滴涕在偶氮二异丁腈的催化下氯化,氯化物再经甲酸催化水解而得。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氢氧化钠-->硫酸-->氯-->对甲苯磺酸-->二甲苯-->乳化剂-->偶氮二异丁腈-->甲基磺酸-->碘酸-->2,2-双(对氯苯基)-1,1,1-三氯乙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