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中文】 巴氯芬 |
|
| 【英文名称】 4-AMINO-3-[4-CHLOROPHENYL]BUTANOIC ACID 4-AMINO-3(4-CHLOROPHENYL)BUTYRIC ACID AURORA KA-6748 (+/-)-BACLOFEN BACLOFEN (+/-)-BETA-(AMINOETHYL)-4-CHLOROBENZENEPROPANOIC ACID (+/-)-BETA-(AMINOMETHYL)-4-CHLOROBENZENEPROPANOIC ACID LIORESAL (RS)-4-AMINO-3-(4-CHLOROPHENYL)BUTANOIC ACID (RS)-BACLOFEN -(Aminomethyl)-4-chlorobenzenpropanoicacid -(p-Chlorophenyl)-aminobutyricacid ba34647 baclon beta-(4-chlorophenyl)gaba beta-(aminomethyl)-4-chloro-benzenepropanoicaci beta-(aminomethyl)-p-chloro-hydrocinnamicaci beta-(aminomethyl)-p-chlorohydrocinnamicacid beta-(p-chlorophenyl)-gamma-aminobutyricacid c34647ba |
|
| 【CAS】 1134-47-0 |
|
| 【中文名称】 4-氨基-3-(4-氯苯基)-丁酸 巴氯芬 β-(对氯苯基)-γ-氨基丁酸 氯苯氨丁酸 氯苯氨酪酸 巴氯酚 贝康酚和路行氯苯氨丁酸 脊舒锭 力奥来素 氯苯氨酯酸 巴洛芬 |
|
| 【EINECS 编号】 214-486-9 |
|
| 【分子式】 C10H12ClNO2 |
|
| 【MDL 编号】 MFCD00055143 |
|
| 【分子量】 213.66 |
|
| 【MOL 文件】 1134-47-0.mol |
|
| 物理化学性质 | |
| 【外观】白色晶体粉末. | |
| 【溶解性】微溶于水,极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丙酮和乙醚。溶于稀酸和稀碱。 | |
| 【熔点 】208-210°C | |
| 【储存条件 】2-8°C | |
| 【溶解度 】1 M HCl: 50 mg/mL | |
| 【form 】solid | |
| 【color 】white to very faintly yellow | |
| 【EPA Substance Registry System】1134-47-0(EPA Substance) | |
| 【药物作用】巴氯芬(1134-47-0)为解痉药,是γ-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为作用于脊髓的骨骼肌松驰剂、镇静剂。 巴氯芬(1134-47-0)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 |
| 应用领域 | |
| 【用途一】该品系作用于脊椎的骨骼肌松驰剂,镇痉剂。适用于多发性硬化的骨骼股痉挛症;脊髓感染,变性的肌肉痉挛症;脊髓外伤性、赘生性肌肉痉挛症。 | |
| 安全数据 | |
| 【危险品标志 】T,Xn | |
| 【危险类别码 】61-25-36/37/38-42/43-20/21/22 | |
| 【安全说明 】53-22-36/37/39-45-52-36-26 |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 6.1/PG 3 | |
| 【WGK Germany 】3 | |
| 【RTECS 】MW5084200 | |
| 【危险等级】6.1(b) | |
| 【包装类别】III | |
| 【海关编码】2922492050 | |
| 制备方法 | |
| 【方法一】将对氯苯甲醛与乙酰乙酸乙酯缩合生成对氯代苯亚甲基-双-乙酰乙酸乙酯。加热水水解得对氯代苯基戊二酸。用乙酐脱水环合生成对氯代苯基戊二酸酐。再用浓氨水胺化生成对氯代苯基戊二酸亚酰胺,最后开环、降解得对氯苯氨酪酸。其最后开环、降解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将42.25gβ-(对氯苯基)戊二酸亚酰胺在搅拌下加入到含8.32g氢氧化钠的200ml水溶液中。混合物于50℃加热10min,冷却至10-15℃,滴加含40.9g氢氧化钠的200ml水溶液,20min后,加38.8g溴,在20-25℃搅拌8h,用浓盐酸仔细地将反应液的pH值调至7,随后即沉降出细的β-(对氯苯基)-γ-氨基-丁酸结晶,再由水中重结晶,熔点206-208℃。 | |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 【上游原料】氯苯-->对氯苯甲醛-->乙酰氧基乙酸-->戊二酸-->戊二酸酐-->二乙酰乙酸乙酯-->氢氧化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