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中文】 二叔丁基过氧化物  |  
  |
| 【英文名称】 BIS(1,1-DIMETHYLETHYL)PEROXIDE DIBUTYLPEROXIDE DI-T-BUTYL PEROXIDE DI-TERT-BUTYL PEROXIDE DI-TERTIARY-BUTYL PEROXIDE DTBP T-BUTYL PEROXIDE TERT-BUTYL PEROXIDE (tert-C4H9O)2 (tributyl)peroxide 2-(tert-Butylperoxy)-2-methylpropane Aztec di-t-butyl peroxoide bis(1,1-dimethylethyl)-peroxid bis(t-butyl)peroxide Bis(tert-butyl) peroxide bis(tert-butyl)peroxide Cadox Cadox tbp cadoxtbp dibutylperoxide(non-specificname)  |  
  |
| 【CAS】 110-05-4  |  
  |
| 【中文名称】 二叔丁基过氧化物 过氧化二叔丁基 过氧化二特丁基 二(1,1-二甲基乙基)过氧化物 二-T-丁基过氧化物 过氧化二第三丁基 过氧化二叔丁基醚 过氧化二叔丁烷 过氧化二叔丁酯 过氧化二特丁烷 二-叔丁基过氧化物 过氧化二叔丁基醚二(1,1-二甲基乙基)过氧化物 双(1,1-二甲基乙基)过氧化物 過氧化二(三級丁基)  |  
  |
| 【EINECS 编号】 203-733-6  |  
  |
| 【分子式】 C8H18O2  |  
  |
| 【MDL 编号】 MFCD00008803  |  
  |
| 【分子量】 146.23  |  
  |
| 【MOL 文件】 110-05-4.mol  |  
  |
| 常见问题列表 | |
| 【概述】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属于有机过氧化物,可用作不饱和聚酯和硅橡胶的交联剂,还用作聚合引发剂。 | |
| 【性质】DTBP(引发剂A)的生产过程间歇进行,废水水质水量、有机物浓度、酸碱度、含盐量、BOD/CDO值等随生产规模及时间变化,峰谷值相差极大。DTBP热不稳定,容易加速分解,引起爆炸;溶解于废水中的DTBP在高温下也迅速分解,也存在安全隐患。生产过程产生大量废酸液,产品纯化时产生大量碱洗废液。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B/C值很低,无法生化处理。这种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导致水体严重污染。 | |
| 【应用】DTBP(引发剂A)是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中最稳定者之一和常用品种。作为交联剂,可用于硅橡胶、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聚乙烯、EVA和EPT等。作为聚合引发剂,可用于聚苯乙烯及聚乙烯。也可用于油脂食品漂白剂,柴油和润滑油的添加剂,变压器的降凝剂。 | |
| 物理化学性质 | |
| 【外观性质】水白色透明液体。 | |
|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酮、烃类。 | |
| 【熔点 】-30 °C | |
| 【沸点 】109-110 °C(lit.) | |
| 【密度 】0.796 g/mL at 25 °C(lit.) | |
| 【蒸气压】40 mm Hg ( 20 °C) | |
| 【折射率 】n 20/D 1.3891(lit.) | |
| 【闪点 】34 °F | |
| 【储存条件 】2-8°C | |
| 【水溶解性 】immiscible | |
| 【Merck 】3461 | |
| 应用领域 | |
| 【用途一】广泛用作不饱和聚酯和硅橡胶的交联剂、单体的聚合引发剂、聚丙烯改性剂、橡胶硫化剂等 | |
| 【用途二】用作不饱和聚酯和硅橡胶的交联剂,还用作聚合引发剂。理论活性氧量10.94%,活化能146.9kJ/mol,半衰期218h(100℃)、34h(115℃)、0.15h(130℃)。本品与还原剂接触或受冲击会爆炸。闪点18℃,易燃,其蒸气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 | |
| 【用途三】用作不饱和聚酯和硅橡胶的交联剂,还用作聚合引发剂。理论活性氧量10.94%,活化能35.4200J/mol,半衰期218h(100℃)、34h(115℃)、0.15h(130℃)。该品与还原剂接触或受冲击会爆炸。闪点18℃,易燃,其蒸气和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 | |
| 【用途四】用作不饱和聚酯和硅橡胶的交联剂,还用作聚合引发剂。 | |
| 安全数据 | |
| 【危险品标志 】O,F | |
| 【危险类别码 】R7-R11 | |
| 【安全说明 】S14-S16-S3/7-S36/37/39-S14A |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107 5.2 | |
| 【WGK Germany 】1 | |
| 【RTECS 】ER2450000 | |
| 【危险等级】5.2 | |
| 【包装类别】II | |
| 【海关编码】29096000 | |
| 制备方法 | |
| 【方法一】由叔丁醇在浓硫酸中与过氧化氢反应而得。将222g(3mol)叔丁醇和140g(1mol)70%的硫酸混合冷却至-2~-8℃。在激烈搅拌下,于90min内滴加入126g(1mol)27%过氧化氢和400g(4mol)浓硫酸,加完后继续搅拌3h。分出油层,用60ml水洗,再用30%氢氧化钠溶液洗除叔丁基过氧化氢,最后用水洗。加硫酸镁干燥,过滤得成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