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氧化钴 |
|
【英文名称】 COBALT(II) OXIDE COBALT MONOXIDE COBALTOUS (II) OXIDE COBALTOUS MONOXIDE COBALTOUS OXIDE COBALT OXIDE C.I. 77322 C.I. Pigment black 13 c.i.77322 c.i.pigmentblack13 ci77322 cipigmentblack13 Cobalt monooxide Cobalt oxide (CoO) Cobalt(2+) oxide cobalt(2+)oxide cobaltmonooxide cobaltoxide(coo) CoO Monocobalt oxide |
|
【CAS】 1307-96-6 |
|
【中文名称】 氧化钴 一氧化钴 氧化亚钴 氧化钴(II) 氧化钴(Ⅱ) 氧化鈷 一氧化鈷 C. I. 颜料黑 13 一氧化钴(II) 一氧化钴(II), 99.999% (METALS BASIS) |
|
【EINECS 编号】 215-154-6 |
|
【分子式】 CoO |
|
【MDL 编号】 MFCD00016031 |
|
【分子量】 74.93 |
|
【MOL 文件】 1307-96-6.mol |
|
【所属类别二】 颜料: 无机颜料 |
|
【所属类别一】 无机化工产品: 无机盐: Ct氧化物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质】通常是灰色粉末, 有时是绿棕色晶体。 | |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酸、氢氧化钠水溶液等。 | |
【熔点 】1785 °C | |
【密度 】6.45 | |
【水溶解性 】insoluble | |
【敏感性 】Air Sensitive | |
【Merck 】14,2446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用于制油漆颜料、陶瓷釉料和钴催化剂等 | |
【用途二】用作分析试剂、催化剂,也用于钴盐和有色玻璃的制造 | |
【用途三】用作催化剂、油漆的颜料、玻璃着色剂,是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原料。 | |
【用途四】主要用作玻璃、搪瓷、陶瓷、磁性材料等的密着剂,天蓝色、钴蓝色、钴绿色等色彩的着色剂,催化剂,家畜营养剂。也用于钴盐的制备。 | |
【用途五】分析试剂。干性油氧化催化剂。制造钴盐。玻璃着色与褪色。用于制油漆颜料、陶瓷釉料和钴催化剂等。 | |
【参考质量标准】参考标准 ▼ ▲ 指标名称 指标 钴(Co)/%≥ 72 铁(Fe)/%≤ 0.07 镍(Ni)/%≤ 1.0 硫酸根(SO4 2-)/%≤ 0.05 碱及碱土金属/%≤ 1.0 铜(Cu)/%≤ 0.3 细度(100目筛余物)/%≤ 1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n,N | |
【危险类别码 】R22-R43-R50/53 | |
【安全说明 】S24-S37-S60-S61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88 6.1/PG 3 | |
【WGK Germany 】3 | |
【RTECS 】GG2800000 | |
【HazardClass 】6.1(b) | |
【PackingGroup 】III | |
【海关编码】2822000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金属钴法将金属钴加入盐酸中,视溶解情况适当地加入硝酸,加热至80℃进行反应,在生成的氯化钴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净化除铁,沉淀、过滤后,加入碳酸钠进行置换反应生成碳酸钴,经洗涤、离心分离,把净制的碳酸钴经灼烧、过筛制得氧化钴。其Co+2HC1→CoC12+H2↑CoC12+NaCO3→CoCO3↓+2NaClCoCO3[△]→CoO+CO2↑废料回收法工艺与上述金属钴法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用碳酸钠、烧碱除铁和用次氯酸钠除镍等除杂质工序。工艺流程参见金属钴法。 | |
【方法二】金属钴法。反应方程式:Co+2HCl→CoCl2+H2↑ Co+Na2CO3→CoCO3+2NaCl CoCO3[△]→CoO+CO2↑ 将金属钴加入盐酸中,视溶解情况适当加入硝酸,加热至80℃进行反应,在生成的氯化钴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净化除铁,沉淀、过滤后,加入碳酸钠进行置换反应生成碳酸钴,经洗涤、离心分离,把净制的碳酸钴经灼烧、过筛制得氧化钴。废料回收法。工艺与上述金属钴法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用碳酸钠、烧碱除铁和用次氯酸钠除镍等除杂质工序。工艺流程参见金属钴法。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氢氧化钠-->硫酸-->硝酸-->碳酸钠-->氢氧化铵-->次氯酸钠-->草酸-->氯化钴-->萃取剂-->氯酸溶液[浓度≤10%]-->钴-->金属钴 | |
【下游产品】氨合成催化剂-->工搪琅粉-->陶瓷颜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