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CAS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胜蓝动态>常用CAS信息
全部 36002 常用CAS信息 32273 危险化学品 3727

139-13-9

时间:2020-08-27   访问量:1028
基本信息
【中文】

次氮基三乙酸
【英文名称】

ALPHA,ALPHA',ALPHA''-TRIMETHYLAMINETRICARBOXYLIC ACID
AMINOTRIACETIC ACID
COMPLEXONE I
COMPLEXONE L(R)
IDRANAL(R)
IMINOTRIACETIC ACID
NITRILOACETIC ACID
NITRILOTRIACETIC ACID
N,N-BIS(CARBOXYMETHYL)GLYCINE
NTA
TIMTEC-BB SBB006593
TITRIPLEX(R) I
TRIGLYCINE
TRIGLYCOLLAMIC ACID
TRILON A
TRIMETHYLAMINE-A,A',A''-TRICARBOXYLIC ACID
TRIMETHYLAMINE-ALPHA,ALPHA',ALPHA''-TRICARBOXYLIC ACID
TRIS(CARBOXYMETHYL)AMINE
ai3-52483
chel300
【CAS】

139-13-9
【中文名称】

N,N-二(羧甲基)甘氨酸
氨基三乙酸
氮三乙酸
氮基三乙酸
氮川三乙酸氨羧络合剂I
络合剂I
特里隆A
托立龙A
次氨基三乙酸
硝基三乙酸
三(羧乙)胺
次氮基三乙酸
氮川三乙酸
三乙酸基氨
氮川三乙酸(氨三乙酸)
氮川三乙酸,次氮基三乙酸,NTA
次氮基三乙酸(氮川三乙酸)
氨三乙酸, ACS, 98.0% MIN
【EINECS 编号】

205-355-7
【分子式】

C6H9NO6
【MDL 编号】

MFCD00004287
【分子量】

191.14
【MOL 文件】

139-13-9.mol
【所属类别】

电镀化学品: 氨三乙酸
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性质】白色结晶粉末。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热水,溶于碱液。
【熔点 】245 °C (dec.)(lit.)
【闪点 】100 °C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
【溶解度 】0.1 M NaOH: 0.1 M at 20 °C, clear, colorless
【水溶解性 】Insoluble. <0.01 g/100 mL at 23 ºC
【Merck 】14,6579
【BRN 】1710776
应用领域
【用途一】在染料工业中是相当好的固色剂,在苯乙烯生产中起稳定剂作用,在聚氨酯泡沫生产中起催化剂及络合剂等作用
【用途二】用作络合试剂,也用于无氰电镀
【用途三】本品在电镀工业中作络合剂,代替氰化钠进行无氰电镀。也作金属离子螯合剂广泛用于纺织、造纸等工业。
【用途四】主要用途如下。1.络合剂 它是大家熟番的络合剂,可与多种金属形成金属络合物,进行分析和测定,并分离稀有金属。也可用以从稀有金属中提取个别金属。2.催化剂 在聚氨酯泡沫塑料生产中,它可作为发泡催化剂,能立刻发泡而迅速胶凝。3.稳定剂 在聚苯乙烯生产中,它可作为稳定剂。4.去垢剂 在核反就堆的水蒸气发生器系统中,它可作为水溶液注入蒸汽-水循环来去除壁间的垢和腐蚀物质,在加入过程中不影响效率。5.电镀剂 在无毒电镀中,它可加快沉积速度。6.彩色照相显影剂 在彩色照相显影中,它是重要的成分之一,可以用来防止显影时沉淀的产生。氮川三乙酸为三聚磷酸盐的替代品,在解决合成洗涤剂存在的使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中也受到了重视。
【用途五】络合剂,常用于钙、镁、铁等阳离子的测定,金属掩蔽剂。
安全数据
【危险品标志 】Xn
【危险类别码 】R22-R36-R40-R36/37/38
【安全说明 】S26-S36/37-S45-S36/37/39
【危险品运输编号 】2811
【WGK Germany 】2
【RTECS 】AJ0175000
【F 】21
【危险等级】8
【包装类别】II
【海关编码】29224995
制备方法
【方法一】将885 kg一氯乙酸投入耐酸釜中,搅拌下加热至64 ℃,全熔后滴加1 220 kg 30%的液碱进行中和反应。在80~90 ℃反应5~6 h。得到一氯乙酸钠水溶液。将中和液送入薄膜蒸发器中,在真空下浓缩。接近饱和时打入缩合釜,加热到60 ℃,用碳酸钠饱和溶液调pH值至7~8。继续升温至80 ℃,在搅拌下加入400 kg氯化铵饱和溶液。加毕后,再搅5 min,混合均匀。再用液碱调pH值至9~10。停止反应。静置4 h。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打入酸化釜中,加盐酸酸化,当pH值达到0.5~1.2时,停止加酸。冷却静置,结晶。将上层液吸出,用水洗涤结晶数次,干燥得成品。
【方法二】由氯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乙酸钠,然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基三乙酸钠,再经酸化即得成品。氯乙酸法工艺落后,成本高,国外已淘汰。美国、日本大量副产HCN的厂家采用斯脱里格法,纯的液体HCN和甲醛在酸性条件下与氨或胺盐反应生成氮川三乙腈,再水解得到NTA。该法投资和操作费用高,安全性差。另一种方法是国外70年代开发成功的羧甲基化法。该法采用NaCN,便于贮运,反应的碱性条件下进行,不产生易挥发的HCN,生产安全性好。该法生产成本比氯乙酸法低45-50%。原料消耗(kg/t)氯乙酸 1770氯化铵 440
上下游产品信息
【上游原料】硫酸-->氯化铵-->氯乙酸-->氯乙酸钠-->薄膜蒸发器
【下游产品】尼多非林-->阻垢剂 ATMP,胺基三甲叉磷酸
© 2012. 山东胜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胜蓝® SAMELABS®是山东胜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未经许可严禁使用。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423号


鲁ICP备20029643号-3
Chemical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