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氯苯那敏 |
|
【英文名称】 2,2,4 4,6,6-HEXANITRODIPHENYLAMINE 2,2',4,4',6,6'-HEXANITRODIPHENYLAMINE 2,4,6,2′,4′,6′-Hexanitrodiphenylamine AURANTIA CI 10360 DIPICRYLAMINE Dipicrylamine ammonium salt HEXAMINE HEXANITRODIPHENYLAMINE HEXANITRODIPHENYLAMINE AMMONIUM SALT HEXIL HEXITE HEXYL HNDP HNDPH LABOTEST-BB LT00000320 2,2',4,4',6,6'-Hexanitrodifenylamin 2,4,6-Trinitro-N-(2,4,6-trinitrophenyl)aniline 2,4,6-Trinitro-N-(2,4,6-trinitrophenyl)benzenamine Benzenamine, 2,4,6-trinitro-N-(2,4,6-trinitrophenyl)- |
|
【CAS】 131-73-7 |
|
【中文名称】 2,4,6,2′,4′,6′-六硝基二苯胺 黑喜尔 六硝基二苯胺铵盐 曙黄 氯苯那敏 四氮六甲圜 2,2ˊ,4,4ˊ,6,6ˊ-六硝基二苯胺 二苦胺 二苦味酸基胺 2,4,6,2',4',6'-六硝二苯胺 六硝二苯胺 |
|
【分子式】 C12H5N7O12 |
|
【分子量】 439.21 |
|
【MOL 文件】 131-73-7.mol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质】黄色针状或菱形结晶,对光敏感。 | |
【溶解性】不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溶于碱、热乙酸。 |
理化性质 | |
【熔点 】about 238° with dec | |
【沸点 】550.83°C (rough estimate) | |
【密度 】1.6613 (rough estimate) | |
【折射率 】1.6400 (estimate)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E,T+,N | |
【危险类别码 】2-26/27/28-33-51/53 | |
【安全说明 】35-36-45-61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0079 | |
【HazardClass 】1.1D |
常见问题列表 | |
【用途】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扑尔敏、氯苯比胺、氯苯比丙胺、氯非那敏、氯屈米通、马来那敏、曲吡那敏)拮抗H。受体,对抗组胺过敏效应;本药不影响组胺的代谢,也不阻止体内组胺的释放。同时具有抗M胆碱受体及中枢抑制作用。一般镇静作用较弱,主要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还可以与其他中、西药结合治疗感冒等。有人应用氯苯那敏和西咪替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亦获显著效果,与用吗啉胍、板蓝根等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可促进恢复,缩短病程。治疗方法:内服氯苯那敏2~4mg,2~3/d;西咪替丁20rag/(kg•d),分2或3次口服。用至退热、腮腺肿消退为止,最长不超过7d。 | |
【药理】第一代抗组胺药。有较强的竞争性阻断变态反应靶细胞上组胺H。受体的作用。故有较好的抗过敏作用。有一定的中枢抑制作用和抗胆碱作用。但比其他类型的传统抗组胺药为轻,故服药后的困倦感、口干、便秘、痰液变稠等反应较轻。在新一代抗组胺药问世之前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抗组胺药。 | |
【适应症】用于皮肤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和急、慢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季节性鼻炎,变应性结膜炎,昆虫蜇咬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多用于儿童变态反应病,对于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变态反应症状亦常有效。亦可用于预防输血输液反应及药物变态反应。 |
图谱信息 | |
【图谱信息】氯苯那敏(131-73-7)核磁图(13CNMR)氯苯那敏(131-73-7)红外图谱(IR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