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10-十一烯酸 |
|
【英文名称】 10C-UNDECENOIC ACID 10-HENDECENOIC ACID 10-UNDECENOIC ACID 10-UNDECYLENIC ACID CI 42650 DECLID DELTA 10 CIS UNDECENOIC ACID FEMA 3247 HENDECENOIC ACID LABOTEST-BB LT02098690 N-UNDECYLENIC ACID RARECHEM AL BE 0169 sodium 3-[[[4-[(4-diethylaminophenyl)-[4-[ethyl-[(3-sulfonatophenyl)methyl]azaniumylidene]-1-cyclohexa-2,5-dienylidene]methyl]phenyl]-ethylamino]methyl]benzenesulfonate TIMTEC-BB SBB009049 UNDEC-10-ENOIC ACID UNDECENOIC ACID UNDECYLENIC ACID 10-Hendecenoic 10-Henedecenoic acid 10-henedecenoicacid |
|
【CAS】 112-38-9 |
|
【中文名称】 酸性紫 17 10-十一碳烯酸 10-十一烯酸 十一烯酸 十一碳烯-9-酸 10-十一烯碳酸 顺十一碳-10-烯酸 |
|
【EINECS 编号】 203-965-8 |
|
【分子式】 C11H20O2 |
|
【MDL 编号】 MFCD00004442 |
|
【分子量】 184.28 |
|
【MOL 文件】 112-38-9.mol |
|
【所属类别】 食品添加剂: 食用香料(增香剂): 天然等同香料和人造香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无色至微黄色液体(夏)或结晶体(冬),有水果的特殊香味。 | |
【溶解性】微溶于水,能与乙醇、氯仿、乙醚、挥发油或脂肪油任意混合。 | |
【熔点 】23-25 °C(lit.) | |
【沸点 】137 °C2 mm Hg(lit.) | |
【密度 】0.912 g/mL at 25 °C(lit.) | |
【FEMA 】3247 | |
【折射率 】n 20/D 1.449(lit.) | |
【闪点 】300 °F | |
【水溶解性 】INSOLUBLE | |
【Merck 】14,9848 | |
【BRN 】1762631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用于合成γ-十一内酯等香料 | |
【用途二】用于香料、杀菌剂的制备 | |
【用途三】十一烯酸是合成香料的重要原料,如香料γ-十一内酯(亦称桃醛)、聚环十五内酯、麝香酮、壬醛和壬醇等。也是一种抗霉菌药,用于治疗皮肤霉菌病(配制脚气灵等)。 | |
【用途四】10-十一烯酸(112-38-9)能抑制真菌的繁殖。用于治疗头癣、股癣、足癣等皮肤真菌感染及真菌性阴道炎。对脚癣的疗效最好。凝固点不低于21℃。软膏剂、外用溶液剂。 | |
【参考质量标准】FAO/WHO,1998 ▼ ▲ 含量(GT-10-4) ≥97.0% 折射率(n D 20) 1.446~1.453 相对密度(d 25 25) 0.910~0.917 碘值(OT-27) 136~138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i |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R52/53-R36/38 | |
【安全说明 】S26-S61-S37/39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61 8/PG 2 | |
【WGK Germany 】1 | |
【RTECS 】YQ2975000 | |
【海关编码】2916191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由蓖麻油直接裂解或酯化裂解制得。1.蓖麻油直接裂解法将蓖麻油投入不锈钢反应锅内,直火加热,减压干馏,收集馏出液,再分馏可得十一烯酸,同时得到庚酸。2.蓖麻油酸甲酯法蓖麻油(蓖麻油酸甘油酯)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后,经高温裂解得十一烯酸甲酯,再经皂化、酸化精制后,得成品,并副产庚醛、甘油等产品。原料消耗定额:蓖麻油(药用)4700kg/t、甲醇(工业品)1410kg/t、硫酸(工业品)658kg/t、烧碱(95%)40kg/t、亚硫酸氢钠(95%)940kg/t。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氢氧化钠-->甲醇-->醋酸-->亚硫酸氢钠-->蓖麻油-->庚醛-->庚酸-->10-十一烯酸甲酯-->不锈钢反应锅-->甘油单油酸酯-->蓖麻油酸甲酯(即12-羟基-9-十八碳烯酸甲酯) | |
【下游产品】癸醛-->11-巯基十一烷酸-->10-十一碳炔酸-->灵猫酮-->11-溴十一酸-->桃醛-->丙位癸内酯-->10-十一烯酸甲酯-->10-十一烯醛-->10-十一烯酸乙酯-->10-十一烯酸丁酯-->1,1-二甲氧基癸烷-->10-十一碳烯酸烯丙酯-->十一烯酸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