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2-羟基萘 |
|
【英文名称】 2-HYDROXYNAPHTHALENE 2-naphthalenol 2-NAPHTHOL AKOS BBS-00004378 beta-hydroxynaphthalene BETA-NAPHTHOL BETA NAPTHOL B-NAPHTHOL B-NAPHTHYL ALCOHOL B-NAPHTHYL HYDROXIDE NAPHTHOL, B- Naphthyl alcohol naphthyl hydroxide 2-Naftol 2-Naftolo 2-Naphtol Antioxygene BN Azogen Developer A azogendevelopera azoiccouplingcomponent1 |
|
【CAS】 135-19-3 |
|
【中文名称】 2-羟基萘 beta-萘酚 乙萘酚 β-羟基萘 2萘酚 2 萘酚 Β萘酚 -萘酚 2-萘酚 2-萘酚,BETA-萘酚 2-奈酚 2-萘酚, 98+% 乙奈酚 |
|
【EINECS 编号】 205-182-7 |
|
【分子式】 C10H8O |
|
【MDL 编号】 MFCD00004067 |
|
【分子量】 144.17 |
|
【MOL 文件】 135-19-3.mol |
|
【所属类别二】 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 |
|
【所属类别三】 饲料添加剂: 饲料贮存添加剂 |
|
【所属类别一】 农药中间体: 植物生长调节剂中间体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质】白色至淡红色、有酚味、片状晶体或粉末。 | |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油类、碱液等。 | |
【熔点 】120-122 °C(lit.) | |
【沸点 】285-286 °C(lit.) | |
【密度 】1,28 g/cm3 | |
【蒸气密度】4.97 (vs air) | |
【蒸气压】10 mm Hg ( 145.5 °C) | |
【闪点 】153 °C | |
【水溶解性 】1 g/L (20 ºC) | |
【Merck 】14,6384 | |
【BRN 】742134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用于制吐氏酸、J酸、2,3酸以及偶氮染料,也是橡胶防老剂、选矿剂、杀菌剂、防霉剂、防腐剂等的原料 | |
【用途二】用作分析试剂、乙烯、一氧化碳吸收剂及荧光指示剂 | |
【用途三】作防腐剂,我国规定可用于柑橘保鲜,最大使用量为0.1g/kg,残留量不大于70mg/kg。 | |
【用途四】用作饲料防腐剂,我国规定还可用于柑橘保鲜,最大使用量为0.1g/kg,残留量不大于70mg/kg。 | |
【用途五】乙萘酚又称β-萘酚、2-萘酚,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萘氧乙酸的中间体。 | |
【用途六】重要的有机原料及染料中间体,用于制造吐氏酸、丁酸、β-萘酚-3-甲酸,并用于制造防老剂丁、防老剂DNP及其他防老剂、有机颜料及杀菌剂等。 | |
【用途七】溴、氯、氯酸盐、铌、铜、亚硝酸盐和钾的检定。酚磺转移酶的荧光测定底物。酸碱指示剂, 染料, 有机合成, 烯丙醇、甲醇、氯仿等的定性测定。一氧化碳、乙醇吸收剂,荧光指示剂。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n,N | |
【危险类别码 】R20/22-R50 | |
【安全说明 】S24/25-S61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077 9/PG 3 | |
【WGK Germany 】2 | |
【RTECS 】QL2975000 | |
【F 】8 | |
【危险等级】9 | |
【包装类别】III | |
【海关编码】2907159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其制备方法是在140℃将硫酸加入熔融萘中,在162~164℃进行磺化,将磺化物水解,吹去游离萘,用亚硫酸钠与其反应使生成2-萘磺酸钠盐,该钠盐固体和氢氧化钠于285~320℃进行碱熔,然后在320~330℃保温1h,将碱熔物稀释后通入二氧化硫进行酸化得粗制品,洗涤脱水后蒸馏而得产品。 | |
【方法二】磺化碱熔法将精萘置于磺化锅,加热(熔融)至140℃。在20min内加入1.085倍(摩尔比)浓硫酸,升温,并在160~164℃下保温2.5h。当2-萘磺酸含量达66%以上、总酸度为25%~27%时结束反应。磺化物于水解锅中在140~150℃下水解1h。然后在中和锅中,在80~90℃下用亚硫酸氢钠溶液中和至刚果红试纸不变蓝为止。用蒸汽和空气驱除SO2气体,降温至30~40℃后吸滤,并用10%的食盐水洗涤后再吸滤得2-萘磺酸钠。将氢氧化钠置于碱熔锅中,加热(熔融)至290℃,在约3h内将2-萘磺酸钠加入,直至游离碱含量为5%~6%为止。之后,于320~330℃下保温1h。碱熔物稀释于水中,在70~80℃下通SO2至酚酞无色。加水煮洗,除去亚硫酸钠,再经脱水、减压蒸馏得成品,总收率为73%~74%。2-异丙萘法以萘和丙烯为原料,在生产2-萘酚的同时副产丙酮。 | |
【方法三】(1) 磺化碱熔法。将精萘置于磺化锅,加热(熔融)至140℃。在20min内加入1.085倍(摩尔比)浓硫酸,升温,并在160-164℃下保温2.5h。当2-萘磺酸含量达66%以上、总酸度为25%-27%时结束反应。磺化物于水解锅中在140-150℃下水解1h。然后在中和锅中,在80-90℃下用亚硝酸氢钠溶液中和至刚果红试纸不变蓝为止。用蒸汽和空气驱除SO2气体,降温至30-40℃后吸滤,并用10%的食盐水洗涤后再吸滤得2-萘磺酸钠。将氢氧化钠置于碱熔锅中,加热(熔融)至290℃,在约3h内将2-萘磺酸钠加入,直至游离碱含量为5%-6%为止。之后于320-330℃下保温1h。碱熔物稀释于水中,在70-80℃下通SO2至酚酞无色。加水煮洗,除去亚硫酸钠,再经脱水、减压蒸馏得成品,总收率为73%-74%.。(2)2-异丙萘法。以萘和丙烯为原料,再生产2-萘酚的同时副产丙酮。 | |
【方法四】由萘经磺化、碱熔制得。磺化碱熔法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生产方法,但腐蚀严重,成本较高,废水生物氧耗量高。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2-异丙萘法,以萘和丙烯为原料,在生产2-萘酚的同时副产丙酮,这方法与异丙苯法制苯酚的情况类似。原料消耗定额:精萘1170kg/t、硫酸1080kg/t、固体烧碱700kg/t。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氢氧化钠-->硫酸-->硝酸-->无水亚硫酸钠-->二氧化硫-->萘-->刚果红试纸-->亚硫酸氢钠溶液-->2-萘磺酸-->酚酞-->2-萘磺酸钠-->固体烧碱 | |
【下游产品】2-萘胺-->R-1,1'-联-2-萘酚-->颜料红 21-->2-萘胺-1-磺酸-->萘丙胺-->S-1,1'-联-2-萘酚-->1-氨基-2-萘酚-4-磺酸-->酸性蓝 74-->2-羟基-3-萘甲酸-->2-氟萘-->6-甲氧基-2-乙酰萘-->铬黑 T-->6-羟基萘-2-硼酸-->2-萘酚-3,6-二磺酸二钠-->1-萘基重氮-2-羟基-4-磺酸内盐-->2-氨基-8-萘酚-6-磺酸-->立索尔大红-->颜料红 53:1-->颜料橙 5-->颜料红 4-->颜料红 3-->媒介黑 17-->萘普生-->合成鞣剂HV-->中性黑2S-RL-->中性黑 BL-->2-萘硼酸-->2-羟基-1-萘甲酸-->6-羟基-2-萘磺酸钠-->N-苯基-2-萘胺-->合成鞣剂PNC-->2-萘胺-3,6,8-三磺酸-->双[3-羟基-4-[(2-羟基-1-萘基)偶氮]-1-萘磺酸铬酸氢二钠-->3-羟基-4-[(2-羟基萘)偶氮]-7-硝基萘-1-磺酸钠-->合成鞣剂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