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氨基钠 |
|
【英文名称】 SODAMIDE SODIUM AMIDE sodiumamide(na(nh2)) sodium amide,sodamide SODIUM AMIDE TECH. 90+% SODIUM AMIDE, HYDROGEN STORAGE GRADE SODIUM AMIDE, CRYSTALLINE SODIUM AMIDE, 50 WT. % SUSPENSION IN XYL ENES SODIUM AMIDE, 50 WT. % SUSPENSION IN TOL UENE Sodiumamide,94% Sodium amide, extra pure, 99% Sodium amide, pure, 95% SODIUM AMIDE 95% SODIUM AMIDE, 50% (w/w) SUSPENSION in TOLUENE Natriumamid Sodium amide, 95%, pure Sodium amide, 99%, extra pure Aminosodium |
|
【CAS】 7782-92-5 |
|
【中文名称】 氨基化钠 氨基钠 氨基钠 SODIUM AMIDE |
|
【EINECS 编号】 231-971-0 |
|
【分子式】 H2NNa |
|
【MDL 编号】 MFCD00011117 |
|
【分子量】 39.01 |
|
【MOL 文件】 7782-92-5.mol |
|
【所属类别】 无机化工产品: 无机盐: 其他无机化合物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质】白色结晶粉末,有氨的气味,易潮解。 | |
【溶解性】不溶于煤油。 | |
【熔点 】210 °C(lit.) | |
【沸点 】400 °C(lit.) | |
【闪点 】85 °F | |
【储存条件 】Flammables + water-Freezer (-20°C)e area | |
【form 】crystalline | |
【水溶解性 】REACTS VERY VIOLENTLY, EVEN EXPLOSIVELY | |
【敏感性 】Air & Moisture Sensitive | |
【Merck 】14,8576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用于制氰化钠、有机合成及药物制造 | |
【用途二】在有机化学反应中作缩合促进剂。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也用作脱水剂、脱卤剂、烷基化剂、氨化剂。在液氨中离解NHf离子作阴离子聚合生产聚氯乙烯的引发剂。还用于制造叠氮化合物、氰化物、靛蓝和联氨等。 | |
【用途三】在有机化学反应中作缩合促进剂,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也用作脱水剂、脱卤剂、烷基化剂、氨化剂,在液氨中,离解NHT离子作阴离子聚合生产聚氯乙烯的引发剂,还用于制造精氮化合剂、氮化物、氰化钠、酡蓝和联氨等。 | |
【参考质量标准】沪Q/HG 11-178—79 ▼ ▲ 指标名称 指标 氨基钠(NaNH2)/%≥ 98 火花试验 合格 外观 灰白色固体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F,C | |
【危险类别码 】R14/15-R19-R34-R20/21-R10-R67-R65-R63-R48/20-R11 | |
【安全说明 】S26-S43-S45-S62-S7/8-S43D-S36/37/39-S27-S16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129 4.3/PG 2 | |
【WGK Germany 】2 | |
【F 】3-10-23 | |
【危险等级】4.3 | |
【包装类别】II | |
【海关编码】2853009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高温法将金属钠于97~100℃熔融,缓慢通人脱水的液氨,加热至350~360℃进行反应生成氨基钠和氢气,反应后经冷却,凝成薄片,再经粉碎制得氨基钠成品。其2Na+2NH3→2NaNH2+H2↑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钠-->氨-->氢气 | |
【下游产品】4-氰基-4-苯基哌嗪-->3-丙基-5-氨基异噁唑-->苄普地尔-->洛哌丁胺-->2-氨基-4-苯基吡啶-->1-乙炔基-2-甲基戊烯-2-醇-->6-氯-4-甲氧基吡啶-2-甲酸-->2-甲基吲哚-->4-苯基-4-哌啶甲酸乙酯-->2,6-二甲基-3,5-庚二酮-->4-苯基哌啶-->美克洛嗪-->茚满丙二胺-->杨梅醛-->2-氨基-4-乙基吡啶-->4-吡啶乙酸乙酯-->双苯溴丁酸-->α,α-二苯基-γ-丁内酯-->环己基苯基乙腈-->二马来酸乙酰奋乃静-->颜料黄 139-->2-丙醇吡啶-->4-甲基-2,6-二氨基吡啶-->2-氨基-4,6-二甲基吡啶-->(Z)-6-壬烯-1-醇-->{[(6-甲基-2-吡啶基)氨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3-环己基丙炔-->2-十三(碳)烯醛-->1-羟基环己烷乙腈-->赛达斯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