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硫酸铵 |
|
【英文名称】 AMMONIUM SULFATE AMMONIUM SULFATE, 2.0 M AMMONIUM SULFATE REAGENT AMMONIUM SULPHATE AMMONIUM SULPHATE SOLUTION NO 1 AMMONIUM SULPHATE SOLUTION NO 2 Diammonium sulfate (NH4)2 SO4 actamaster ammoniumsulfate(2:1) ammoniumsulfate(solution) caswellno.048 diammoniumsulphate dolamin epapesticidechemicalcode005601 mascagnite nsc77671 sulfatomammoniya sulfatomammoniya(russian) Sulfuricacid,diammoniumsalt |
|
【CAS】 7783-20-2 |
|
【中文名称】 硫铵 硫酸铵 肥田粉 B-淀粉酶 硫氨 硫酸胺 硫酸銨 硫铵, 硫酸铵 硫酸铵(医用) 工业硫酸铵 硫酸铵(工业级) 硫酸铵, 98+% 硫酸铵, PURATRONIC|R, 99.999% (METALS BASIS) 硫酸铵, 99.95% (METALS BASIS) 硫酸铵, ACS, 99.0% MIN |
|
【EINECS 编号】 231-984-1 |
|
【分子式】 H8N2O4S |
|
【MDL 编号】 MFCD00003391 |
|
【分子量】 132.14 |
|
【MOL 文件】 7783-20-2.mol |
|
【所属类别二】 食品添加剂: 小麦粉、淀粉改质剂: 面团质量改进剂 |
|
【所属类别一】 无机化工产品: 无机盐: Co硫化物及硫酸盐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质】纯品为无色斜方晶体,工业品为白色至淡黄色结晶体。 | |
【溶解性】易溶于水(0℃时70.6g/100ml水、100℃时103.8g/100ml水),水溶液呈酸性。不溶于醇、丙酮和氨。 | |
【熔点 】280 °C | |
【密度 】1.77 g/mL at 25 °C(lit.) | |
【折射率 】n 20/D 1.396 | |
【闪点 】26 °C | |
【储存条件 】2-8°C | |
【溶解度 】H2O: 1 M at 20 °C, clear, colorless | |
【水溶解性 】77 g/100 mL (25 ºC) | |
【Merck 】14,555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用作肥料,还可用作焊药、织物防火剂,医药上作盐析剂、渗透压调节剂等 | |
【用途二】主要用作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 | |
【用途三】用作焊药、织物防火剂等 | |
【用途四】用作分析试剂,也用于沉淀蛋白 | |
【用途五】化学工业用作双氧水、铵明矾和氯化铵生产的原料,焊接工业用作焊药。纺织工业用作织物的防火剂。电镀工业用作电镀浴添加剂。农业上用作氮肥,适用于一般土壤和作物。食用级产品用作面团调节剂、酵母养料。 | |
【用途六】面团调节剂;酵母养料。用作鲜酵母生产中酵母菌培养用氮源,用量不规定。作为面包中酵母养料中的用量约10%(约为小麦粉量的0.25%)。GB 2760-90列为加工助剂。 | |
【用途七】生物制剂,沉淀蛋白质,色谱分析试剂,尿液检查,单倍体育种中配制培养基。医药用作盐析剂、食品酱色的催化剂和用于鲜酵母生产酵母菌的培养。也用作酸性染料的助染剂和皮革的脱灰剂。生产双氧水用来制过硫酸铵,以及电镀等。 | |
【参考质量标准】国家标准GB 535—83 ▼ ▲ 指标名称 工业品 农业品 一级品 二级品 氮(N)含量(以干基计)/%≥ 21.0 21.0 20.8 水分(H2O)/%≤ 0.2 0.5 1.0 游离酸(H2SO4)/%≤ 0.05 0.08 0.20 铁(Fe)/%≤ 0.007 - - 砷(As)/%≤ 0.00005 - - 重金属(以Pb计)/%≤ 0.005 - - 水不溶物/%≤ 0.05 - -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i,Xn | |
【危险类别码 】R10-R36/37/38-R22 | |
【安全说明 】S37/39-S26-S36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170 3/PG 3 | |
【WGK Germany 】1 | |
【RTECS 】BS4500000 | |
【海关编码】31022100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中和法氨与硫酸约在100℃下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的硫酸铵晶浆液经离心分离、干燥,制得硫酸铵成品。其2NH3+H2SO4→(NH4)2SO4回收法由炼焦炉气回收氨气,再与硫酸进行中和反应而得。 | |
【方法二】由氢氧化铵和硫酸中和后,结晶、离心分离并干燥而得。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硫酸-->氢氧化铵-->氨-->发烟硫酸-->活性炭-->硫磺-->环己酮肟 | |
【下游产品】复合肥-->L-赖氨酸盐酸盐-->明矾-->普鲁士蓝-->聚胞苷酸-->NPK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硫酸铝铵-->L-异亮氨酸-->3-溴-2-(溴甲基)丙酸乙酯-->绒毛膜促性激素-->脂肪酶-->α-淀粉酶-->青霉素钠-->3-溴-2-溴甲基丙酸-->盐酸赖氨酸-->盐酸林可霉素(一水物)-->2-氨基-4-氯-3-氰基-5-甲酰基噻吩-->溶菌酶-->硫酸铝铵.十二水合物-->菠萝酶-->酰化氨基酸水解酶-->硫酸亚铁铵-->糜蛋白酶-->硫酸铁铵-->碳酸锆-->(S)-(+)-2-羟基-3-甲基丁酸-->硫酸新霉素-->过氧化物酶(辣根)-->过氧化氢酶-->硫酸镍铵-->胸腺素F5-->核糖核酸酶 A-->乙醇脱氢酶-->丙酮酸激酶-->蛋白激酶(兔肌)-->外源凝集素(菜豆)-->透明质酸酶-->醛缩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