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6-苄氨基嘌呤 |
|
【英文名称】 6-BA 6BAP 6-BENZYLADENINE 6-BENZYLADENINE 6-BENZYLAMINOPURINE 6-BENZYLAMINOPURINE 6-(N-BENZYL)AMINOPURINE BA BAP BENZYL-(7H-PURIN-6-YL)-AMINE BENZYLADENINE BENZYLAMINOPURINE, 6- Benzyl(purin-6-yl)amine N6-BENZYLADENIN N6-BENZYLADENINE N-BENZYLADENINE N-(Phenylmethyl)-1H-purin-6-amine 6-benzylaminopurine hydrochloride Vardan |
|
【CAS】 162714-86-5 |
|
【中文名称】 6-(N-苄基)氨基嘌呤 6-苄氨基嘌呤 6-苄胺嘌呤 6-苄氨基喋呤(6-BA) 苄基腺嘌嘌呤 绿丹、苄氨基嘌呤 |
|
【EINECS 编号】 214-927-5 |
|
【分子式】 C12H11N5 |
|
【MDL 编号】 MFCD00005572 |
|
【分子量】 225.25 |
|
【MOL 文件】 162714-86-5.mol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状】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m.p.230~232℃(235℃),相对密度1.4,难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能溶于热乙醇中,稍溶于热水中,易溶于稀酸、稀碱水溶液。在酸碱中稳定。 | |
【熔点 】230-233 °C | |
【储存条件 】2-8°C | |
【溶解度 】H2O: soluble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高效植物细胞分裂素。具有良好生化性质,促进植物细胞分裂,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促进侧芽萌发和侧枝抽长,促进花芽分化,增加坐果,抑制蛋白质和叶绿素降解。可用于果型和品种改良,水果、蔬菜保鲜贮存和水稻增产等。以10~20mg/L药液喷洒水稻,可增产10%~15%,广东曾用50~400mg/L喷洒水稻。用于苹果可增加果径、量和产量。用于芹菜、香菜可抑制叶子变黄,抑制叶绿素降解和提高氨基酸含量,使用浓度10mg/L。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Xi |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
【安全说明 】S26-S36 | |
【WGK Germany 】3 | |
【RTECS 】AU6252200 | |
【Hazard Note 】Harmful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制备方法一以工业中生产病毒唑副产物(I)为原料合成。生产过程通过水解、缩合、苄胺化三步化学反应。水解(次黄嘌呤的制备)。 将1400mL3%盐酸和105g(I)回流反应8h,加500mL10%氢氧化钠溶液,使pH值5~6。冷却、抽滤得灰黄色固体,用水重结晶,活性炭处理得白色粉末状固体(II),干重83g。缩合(吡啶盐中间体的制备)。将6g(II)溶于125mL吡啶溶液,滴加8mL三氯氧磷,反应置冰浴中冷却。滴毕继续于室温反应0.5h,即抽滤,干燥后得(III)7.85g。苄胺化(6-BA的合成)。将中间体盐(III)置于反应瓶中,滴加30mL苄胺,滴毕水浴升温至60~70℃,反应3h,蒸除苄胺得粗品(IV)2.1g。重结晶时用1mol/L氢氧化钠溶解粗产物,活性炭煮沸脱色,热过滤,冷后调节pH值4~5,有白色固体析出。上述各步反应过程如下。 制备方法二通过次黄嘌呤氯代,然后苄胺解制得苄基腺嘌呤。 制备方法三 制备方法四由腺嘌呤与氯苄直接反应制得,但产品中9-位取代物难以分离和纯化。 |
上下游产品信息 | |
【上游原料】氯化苄-->苄胺-->6-苄氨基嘌呤-->次黄嘌呤-->利巴韦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