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中文】 环氧丙烷 |
|
【英文名称】 1,2-EPOXYPROPANE 1,2-PROPYLENE OXIDE (+/-)-METHYLOXIRANE METHYLOXIRANE PO PROPENE OXIDE (+/-)-PROPYLENE OXIDE PROPYLENE OXIDE (R,S)-2-Methyl-oxirane 1,2-epoxy-propan 2,3-Epoxypropane 2-Methyloxiran 3-Methyl-1,2-epoxypropane ad6(suspendingagent) ai3-07541 caswellno713a DL-methyloxirane epapesticidechemicalcode042501 Epihydrin epoxy-propan |
|
【CAS】 75-56-9 |
|
【中文名称】 1,2-环氧丙烷 环氧丙烷 氧化丙烯 甲基环氧乙烷 環氧丙烯 丙烯氧化物 1,2-環氧丙烷 甲基環氧乙烷 環氧丙烷 环氧丙烯 (±)-环氧丙烷,99+% |
|
【EINECS 编号】 200-879-2 |
|
【分子式】 C3H6O |
|
【MDL 编号】 MFCD00005126 |
|
【分子量】 58.08 |
|
【MOL 文件】 75-56-9.mol |
|
【所属类别二】 农药中间体: 除草剂中间体: 酰胺类除草剂 |
|
【所属类别一】 食品添加剂: 防腐杀虫剂: 消毒剂(杀菌剂;抗微生物剂) |
物理化学性质 | |
【外观性质】无色液体,有类似乙醚的气味。 | |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 |
【熔点 】-112 °C | |
【沸点 】34 °C(lit.) | |
【密度 】0.83 g/mL at 25 °C(lit.) | |
【蒸气密度】2 (vs air) | |
【蒸气压】29.43 psi ( 55 °C) | |
【折射率 】n 20/D 1.366(lit.) | |
【闪点 】−35 °F | |
【储存条件 】Flammables area | |
【水溶解性 】40 g/100 mL (20 ºC) | |
【凝固点 】-112.13℃ | |
【Merck 】14,7856 | |
【BRN 】79763 |
理化性质 | |
【外观性状】无色、具有醚类气味的低沸易燃液体。工业品为两种旋光异构体的外消旋混合物。 与水部分混溶[20℃时水中溶解度40.5%(重量);水在环氧丙烷中的溶解度12.8%(重量)],与乙醇、乙醚混溶,并与二氯甲烷、戊烷、戊烯、环戊烷、环戊烯等形成二元共沸物。 | |
【溶解度 】425-450g/l | |
【形态】Liquid | |
【颜色】Clear | |
【爆炸极限值(explosive limit)】1.9-36%(V) | |
【稳定性】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acids, bases, oxidizing agents, copper, copper alloys, brass, bronze, iron, metal chlorides, peroxides and a wide variety of other materials. Reacts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labile hydrogen. Extremely flammable - note low boiling point, low flash point and very wide explosion limits. Moisture sensitive. | |
【CAS 数据库】75-56-9(CAS DataBase Reference) | |
【NIST化学物质信息】Propylene oxide(75-56-9) | |
【EPA化学物质信息】Oxirane, methyl-(75-56-9) |
应用领域 | |
【用途一】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用于生产聚醚、丙二醇、表面活性剂、起泡剂、破乳剂、选矿药剂等 | |
【用途二】用于有机合成和塑料的制造, 也用作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 | |
【用途三】主要用于生产丙二醇、聚醚多元醇、聚丙二醇、丙二醇醚和合成甘油等,也用于制造异丙醇胺、碳酸丙烯酯等 | |
【用途四】杀菌消毒剂。 | |
【用途五】环氧丙烷是除草剂异丙甲草胺的中间体,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化工原料,可以制造丙二醇、丙烯醇、丙醛、异丙胺、合成甘油、有机酸等,也可以制备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润湿剂、乳化剂、洗涤剂等。 | |
【用途六】环氧丙烷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为丙烯系的第三大产品,最大用途是制聚多元醇(聚醚),进而制造聚氨酯,在美国和西欧的用途分配中,这方面的用途分别占60%和70%以上。环氧丙烷用于制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丙烯醇、丙二醇、异丙醇胺、丙醛、合成甘油、有机酸、合成树脂、泡沫塑料、增塑剂、乳化剂、湿润剂、洗涤剂、杀菌剂、熏蒸剂等。环氧丙烷衍生的精细化学品几乎应用于所有工业部门和日常生活中。 | |
【用途七】环氧丙烷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为丙烯系的第三大产品,最大用途是制聚多元醇(聚醚),进而制造聚氨酯.环氧丙烷用于制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丙烯醇、丙二醇、异丙醇胺、丙醛、合成甘油、有机酸、合成树脂、泡沫塑料、增塑剂、乳化剂、湿润剂、洗涤剂、杀菌剂、熏蒸剂等。 | |
【参考质量标准】(FAO/WHO,1992)含量@≥99%馏程(常压)@32~37℃含水量(GT-32-1)@≤0.1%不溶性物质(GT-33)@基本上无悬浮物不挥发残渣(极缓慢加热至于,残渣于105℃下干燥1h,应无残渣气味挥发出来)@≤0.1%总酸度(醋酸计)@≤0.05%(同“07115,环氧乙烷”)总氯化物含量≤0.1%(同“07115,环氧乙烷”)醛类(以丙醛计)@≤0.1%(同“07115,环氧乙烷”,惟以丙醛计,算式中的系数由0.022改为0.029) |
安全数据 | |
【危险品标志 】F+,T | |
【危险类别码 】R45-R46-R12-R20/21/22-R36/37/38 | |
【安全说明 】S53-S45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280 3/PG 1 | |
【WGK Germany 】3 | |
【RTECS 】TZ2975000 | |
【RTECS号】TZ2975000 | |
【TSCA 】Yes | |
【HazardClass 】3 | |
【危险等级】3 | |
【PackingGroup 】I | |
【包装类别】I | |
【海关编码】29102000 | |
【毒害物质数据】75-56-9(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
制备方法 | |
【方法一】由丙烯、氯气和水在常压、60℃下生成氯丙醇,再经皂化、凝缩、蒸馏而得。由乙基苯氧化成过氧化乙苯,在环烷酸钼催化下,与丙烯环化而得。 | |
【方法二】其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1)氯醇法以丙烯为原料,经次氯酸化、皂化,再经浓缩、蒸馏而得产品。丙烯与次氯酸的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在水中使氯气与次氯酸、盐酸保持平衡的混合状态,反应温度为30~50℃,生成的含水氯丙醇与10%石灰乳在皂化釜进行皂化,向皂化釜内通入水蒸气,蒸出生成的环氧丙烷,再经冷凝精馏即得成品。CH3CH=CH2+HOCl→CH3CHOHCH2Cl+CH3CHClCH2OH该方法对丙烯纯度的要求不高,且收率高,但要耗用大量的氯气和石灰乳,设备腐蚀严重,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主要采用此法生产环氧丙烷。(2)过氧化物法主要过程为有机过氧化氢的制造,用过氧化物将丙烯氧化。该反应无论是生产有机过氧化氢或在催化剂存在下将过氧化物的氧转移到丙烯分子上都是液相反应,该方法除主产品环氧丙烷外,还有联产品。目前已经实现工业化的有乙苯哈康法和异丁烷哈康法。乙苯哈康法以乙苯为原料经氧化制乙苯氢过氧化物,在环烷酸铜等催化剂作用下,进行丙烯环氧化反应,得到环氧丙烷,同时得到α-苯乙醇,经脱水可得到苯乙烯。乙苯氧化的反应温度为130~150℃,压力为0.07~0.14 MPa,生成乙苯氢过氧化物的选择性达90%,环氧化温度为50~120℃,压力为常压~0.864 MPa。例如将乙苯氢过氧化物14%、丙烯35%、乙苯50%、α-苯乙醇1%(质量分数)的混合物加入0.4%环烷酸锰-环烷酸钠(nMo/nNa=2,摩尔比)作催化剂,在100℃反应1.5 h,得到乙苯氢过氧化物的转化率为99%,生成环氧丙烷的选择性78%,反应产物经蒸馏处理可得环氧丙烷成品,而α-苯乙醇在脱水反应器用TiO3-Al2O3作催化剂,在250~280℃脱水,100%转化为苯乙烯,其选择性为92%。该方法特点:成本低,经济合理,三废少,同时有联产苯乙烯。异丁烷哈康法是以异丁烷为原料,经氧化剂叔丁基氢过氧化物再与丙烯反应得环氧丙烷和叔丁醇,工艺过程与乙苯哈康法类似。制取叔丁基氢过氧化物是在100~110℃,不用催化剂,通常用叔丁基氢过氧化物作继引发剂,丙烯环氧化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121℃,压力4.1 MPa。在钼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时间0.5 h,环氧丙烷的产率为88%(以过氧化物计),选择性81%。此法可以联产叔丁醇,产率约60%,(CH3)2CHCH3+O2→(CH3)3COOH+(CH3)3COH | |
【方法三】主要有氯醇法和间接氧化法。1.氯醇法 由丙烯和氯气、水在常压和60℃下经次氯酸化生成氯丙醇,再经皂化、凝缩、蒸馏而得。2.间接氧化法 由乙苯(或异丁烷、异丙苯等)经氧化制成氢过氧化乙苯(或叔丁基过氧化氢、氢过氧化异丙苯等),在环烷酸钼等催化剂存在下,与丙烯进行环氧化反应而得。3.电化氯醇法 此法利用氯化钠(或氯化钾、溴化钠、碘化钠)的水溶液,经电解生成氯气和氢氧化钠的原理,在阳极区通入丙烯,生成氯丙醇,在阴极区氯丙醇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环氧丙烷。 |